•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模范风采:孙水林、孙东林

发布时间: 2014-11-06 | 来源: | 访问量: 34521

      2010年2月9日,在京津承包建筑工程施工的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孙水林为抢在大雪封路前赶回武汉黄陂给先期返乡的农民工发放工钱,不顾路途遥远,天气恶劣,日夜兼程,千里送薪。不料在2月10日凌晨遭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弟弟孙东林为完成哥哥孙水林“新年不欠旧年薪”的遗愿,赶在除夕夜的前一天将33.6万元钱,全部发放到农民工手中,完成了感天动地的生死接力送薪义举。

      感人事迹经《楚天都市报》报道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香港文汇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等几十家媒体密集聚焦,全国数百万网友点击并跟贴,盛赞孙家“信义兄弟”足以感动中国,称赞他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者,是优秀荆楚儿女的领跑者。

朴素情感奠定永恒爱心

    孙水林、孙东林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李集街仰山庙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境贫寒。作为长子的孙水林很小就帮助父母挑起家庭的重担,学费都是靠自己砍柴挣得,别人一次砍四、五十斤,他每次都砍七、八十斤。他吃得苦、耐得劳,体恤父母的艰难。初中还未毕业就去打工、学手艺。他当学徒时尊重师傅,积极好学,勤劳朴实,终于学得了一身过硬的木工手艺,能挣钱养家糊口。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而孙东林也曾饱尝打工的艰辛,他13岁那年,想利用学校放假的时间外出打工挣钱用做学费,没想到干了11天却没领到一分工钱,年幼的他深深感受到了农民工的苦衷和生活的艰辛。兄弟俩的艰苦经历使他们从小就奠定了对农民工的理解、同情,也为他们事业取得进展后充满爱心地处处为农民工着想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

而更让孙水林铭记心间、难以忘怀的是,他自己的致富是离不开农民工的。那是1989年,孙水林在北京的一个工地上打工,当时那项工程的建筑开发商一时拿不出工钱,承包这项工程的包工头,带着工人撂挑子不干了。开发商急了,想到了孙水林,因为孙水林为人善良仗义,不怕吃亏,在农民工中有很高的威信。开发商找到孙水林,求他想办法把工程做下去。孙水林看到这种情况,心想如果不把这项工程做完,那么工程损失就相当大,工人的工钱就更没有指望了。于是他召集工友们一块商议,请大家克服困难,咬紧牙关把工程做下去。工友们听说是孙水林接手这项工程的施工,都说:“孙哥,只要你发话,即使拿不到工钱,我们也跟你干!”就这样在短短的40多天里,孙水林带着工友们干完了工程。工程完成后,开发商支付了孙水林40多万元工程款,孙水林除按规定发完工人的工资外,赚了十多万元钱。这让他开始有了承包工程的资本,从此他才走上承包建筑工程施工的道路,带领乡亲们外出赚钱。

因此,孙水林常说:“如果没有农民工兄弟对我的支持和信任,就没有我孙水林的今天。如今我承接工程,不管是赚了钱或者是遇到天大的困难,我也决不会亏待农民工兄弟。” 

不忘根本,知恩图报,这是多么质朴的真挚情感,这是多么纯真的互爱之心!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