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模范风采:李冲

发布时间: 2014-11-06 | 来源: | 访问量: 36964

        李冲同志是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法院执行二庭庭长。从事执行工作10多年来,他一直坚守着与当事人的“约定”,以“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和谐至上”的工作理念,“忠于法律”的职业道德,不断地化解社会矛盾,极力地缓解“执行难”。 10多年来,经他执结的案件就有2000余件,为申请执行人和企业追回执行款项3.2亿余元。《人民法院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他的先进事迹。该同志首创的“周二之约”执行模式运行效果好、群众关注高、社会影响广,被推广至武汉市法院系统,并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创建十大品牌”之一。

       坚守一颗爱心,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基层法院的案件绝大多数是“芝麻小案”,但多是些人身损害赔偿、交通肇事赔偿、“三费”案件,有的标的可能只几百元,但这类案件的执行往往比大案难得多,耗费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更多更大。有的人可能一辈子因某个案件的处理不好而终身纠结甚至搭上自己一生的幸福。李冲同志保持一颗仁爱之心,树立亲民、爱民思想,让人民群众满意,达到和谐的目标。在执行马兰英人身损害赔偿执行一案中,在爱心的驱使下,他信守对当事人的承诺,坚持3年,不厌其烦、忍辱负重地为当事人追讨执行款4.3万元。后来躺在病榻上的马兰英的母亲代话说:“咱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到法院见到李法官,就代我握握他的手,拜个年。”

坚守一颗恒心,永不间断地维护群众利益。在寻找被执行人过程中,除了自己经常奔波劳碌外,遭遇更多的往往还是被执行人极度的不满和冷眼,甚至谩骂。对这些,李冲早已习以为常:“吃点苦,挨点骂,这不算什么,只要能找着被执行人,申请人能满意,我就觉得很满足了。”在周德仿劳务损害赔偿执行一案中,被执行人相互推诿责任,申请执行人心急如焚,在法院打地铺耍赖,李冲握着周德仿的手说:“我是法官李冲,如果你信得过我,我现在就送你回家,你在家等我的消息好了,我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在穷尽一切执行线索后,我找到被执行人的女婿协助,又不厌其烦地上门做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终于为周德仿讨得4万元赔偿款。拿到赔偿款的当天,周德仿送来一面绣有“和谐法院、亲人法官”的锦旗。

坚守一颗信心,不断战胜执行过程中一个又一个困难。执行案件能够在短期内全额执行到位或能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对每个执行人员来说是有成就感的。然而,现实总是与愿望有差距。绝大多数案件可能无功告终,或半途而废。如没有坚强的毅力,往往会气馁,会打退堂鼓。根据十多年来的经验,我总是信奉这样一句话: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少喊执行难,多想怎么办?在中冶地集团湖北华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衡阳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武汉分部工程款纠纷执行一案中,面对被拖欠工资的100多名名民工,李冲定下“君子约定”, 锲而不舍地三下湖南,启动强制措施,划拨工程款,结清拖欠了5年的农民工工资?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