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长江日报:网传药品有美容功效引女士追捧 药企主动公开副作用“自黑”

发布时间: 2014-07-08 | 来源: | 访问量: 45489
    网上流传自家的药品有治黑眼圈的特殊功效引来追捧,药企却想方设想将副作用公开,提醒女士们慎用。昨日,受市民热门推荐,“寻访舌尖上的诚信”第二站来到了马应龙药业集团,企业负责人提及企业“自黑”的一段故事。

    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马应龙”创自明朝万历年间的河北定州,因其眼药治疗眼疾效果甚好,风靡大江南北。1919年,马应龙后人马岐山南下武汉,在武昌斗级营开设了南方第一家马应龙店铺,这是武汉“马应龙”的前身。

    马应龙第十四代传人、57岁的马彩丽是马应龙药业集团高级药剂师。她说,马岐山离开北京时前辈交代他,做药这一行事关人命,绝不能弄虚作假、偷工减料,要以真夺人。这是“马应龙”的祖训,传承至今。

    历经发展、变革,如今的“马应龙”已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马应龙药业集团副总经理夏有章说:“做药不仅不能作假,误以为真都不行。”

    夏有章介绍,2004年,网络论坛上有一则帖子称很多明星都会在包里随身带一支马应龙痔疮膏,睡前将痔疮膏涂抹在眼部周围,可以快速淡化黑眼圈,很有效。误以为真的“特殊功效”在网上越传越火,不少女士纷纷效仿试用,药品的销量也在看涨。

    “我们担心大于惊喜。”夏有章说,“这一药品原料组合在一起有活血功效,确实能快速缓解眼部血液循环差引发的黑眼圈。但是,人体眼部皮肤非常娇嫩,长期用药反而会产生色素沉淀。”

    一方面,他们在门店向前来购药的女士主动解释,提醒她们少用;另一方面,他们一有机会就在媒体上公开副作用,请爱美的女士不要盲目跟风。“我们没有将错就错,而是主动交代副作用,按照现在的话叫做‘自黑’”。

    这一网上传言给“马应龙”带来思索:能否给爱美女士研发出真正适合的药品?这家企业投资研发,花费3年半时间,推出治疗黑眼圈的眼霜。如今,眼霜年销售额逾千万元。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