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武汉】扩大失信惩戒成本权重 以考评为导向深化诚信建设

发布时间: 2015-09-30 | 来源: | 访问量: 32057

来源:武汉文明网

发表时间:2015-09-11

    2015年以来,武汉市文明办坚持把诚信建设摆在意识形态和道德领域的站位高度,着力培育和打造失信惩戒的成本引擎,与武汉市法院联合开展“构建诚信·惩戒失信”相关工作,全方位多层面推动失信惩戒制度执行,促使失信法人和自然人自觉打扫“精神桌面”,及时清理“内存垃圾”,确保思想上的诚信自觉,行为上不出现信用问题和道德故障,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 

 

    舆论先行造氛围之势 加大失信惩戒的成本宣传

 

    武汉不断推进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企业、法人、个人的信用记录和信用公示制度,实现全市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发布制度,加大失信惩戒的成本宣传,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舆论环境。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官网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

 

媒体发布。协调在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及武汉电视台增加版面、争取时段,发布信用惩戒相关公告以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同时在市民休闲中心等重点公共场所大型电子显示屏发布失信惩戒相关规定,把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曝光在社会的监控之下,使“失信老赖”成为“过街老鼠”。2014年,武汉市发布诚信“红黑名单”16次,337家“A级纳税人”、 220家“守合同 重信用”企业入选“红名单”,413名失信被执行人、76家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78家食品药品失信企业、25名非法行医者等入选“黑名单”。

 

    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及武汉电视台增加版面、争取时段,发布信用惩戒相关公告以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武汉电视台宣传诚信人物“江家良心秤”江玉珍、江远斌

 

典型选树。武汉市组织发掘、宣传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以此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人们见贤思齐。武汉市文明办先后协调开展诚信工商建设、纳税信用等级评定、食品药品守信企业评选活动,挖掘宣春了如“良心厂长徐家尧”、新洲“良心秤”、“汉铁高中新疆班”等一大批诚信人物、企业、群体,引起社会广泛好评。   

 

公益宣传。在建筑工地、公园广场、主次干道、社区村湾的文明创建公益宣传中,加入“良心秤”“油条哥”“信义兄弟”等内容。 

 

活动践行。组织举办社区纳凉晚会、信用惩戒知识竞赛、“核心价值观·我是践行者”演讲比赛,开展道德讲堂和党员干部进社区活动,大力营造“诚信受尊重,失信受惩罚”的舆论氛围。 

 

    协调联动借执行之势 放大失信惩戒的成本效应 

 

失信惩戒工作是大合唱,不是独角戏。按照“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的要求,武汉市文明办联合各区文明办及区法院突出抓好征信系统平台建设,做好信息采集、更新、查询、使用等工作,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推送相关部门,编织失信惩戒的“天罗地网”,实施失信惩戒的执行联动。

 

 

    武汉市表彰功勋市民模范市民,树立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的诚信典型人物品牌

 

    武昌区进社区巡演,宣传诚信典型

 

一方面开展创建活动,提升社会认可度。协调组织开展“百店无假货”、“文明诚信市场、文明诚信单位”创建、“争创文明诚信窗口,争当文明诚信标兵”等活动,引导企业自觉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开展“做良心产品、做诚信企业”、创建“诚信经营示范市场()”等活动,释放诚信正能量。

 

    另一方面执行失信惩戒,兑现信用破损率。工商、税务部门深入组织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对有失信记录的从登记和市场准入方面严格制约。人社部门将扶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同金融信用环境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对于个人信用不好的一律不予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食药监局对2014年度失信的食品药品企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财政部门将企业信用情况同财政周转金的发放结合起来,对于信用状况不好的企业,不予支持。联合中国建设银行落实“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对信用不良的法人和自然人及时诉诸法律起诉,并采取相应的限制贷款、限制办理信用卡等信用惩戒措施。 

 

    严格考评乘创建之势 扩大失信惩戒的成本权重 

 

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武汉市始终坚持三挂钩,即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挂钩,与绩效目标考核挂钩,与年终评先挂钩。而在文明创建考核中,又把失信惩戒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纳入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创建考评体系,以考核考评导向深化诚信建设。

 

 

 

    武汉实行“一票否决”,老赖将被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

 

形象地说,就是实行“一票否决”,单位、村镇、社区或其主要负责人,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或不履行协助执行义务的,不能评为文明单位或文明村镇。2015228日武汉市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之后,在文明创建绩效考评中常态化坚持“四照不误”的工作要求,即核心价值观照背不误,环境卫生照搞不误,公共文明引导员的袖章照戴不误,诚信建设制度化照抓不误。同时,针对今年全市十个突出问题整改承诺中“文明城市建设不持久、不深入”问题,注重突显诚信建设的重要地位和有效抓手。

 

一座城市的发展进步,需要道德的滋养、诚信的呵护。抑制和惩戒失信行为,对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极其重要,既势在必行,又任重道远。下一步,武汉将进一步加大武汉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坚持诚信建设定期会商和新闻发布机制,健全执行联动机制,大力推进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使广大市民经常浏览“精神桌面”,热情点击“诚信网页”,真心点赞“惩戒专题”,在全市上下营造和形成诚信、担当、文明的社会新常态。 

 

    

 

诚信是一种美德,诚信是一种法律制度,诚信是一种行为方式,诚信是一个城市最大的效益。诚信机制的建立,不但节省了交易的成本,而且降低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在一个讲求诚信的城市,不需要建立庞大的执法队伍,督促企业履行自己的义务,也不需要政府付出太多的人力物力来排解市民之间的纠纷。只要人人自觉地将道德和法律制度上的约束化为日常的自觉行动,并且将这种行动转化为社会运行的体系,就能够降低交易的成本,减少城市管理的代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