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湖北新闻
湖北:信用管理人才理应成社会"标配"
来源:中国建设信用平台
发布时间:2015-10-19
日前,湖北省信用管理人才万人培养工程在华中科技大学正式启动。此项工程计划在3年内为湖北培养1万名信用管理师。这意味着该省社会信用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开始进入了快车道,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速(8月18日《光明日报》)。
在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社会统一征信系统逐步建立的情况下,社会信用无异于规范人们行为、调和人们关系的"道德规章"。要求公众执行这一"道德规章"是必然之事,然而执行的效果如何,还需要有人来评判;有人不执行或执行"走样"时,需要有人来"提醒"、来引导;所有这些因素要求有信用管理人才来监督管理这一"道德规章"的执行情况。
但是,就我国目前信用管理人才的配置情况看,显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调查数据显示,3至5年内,我国信用管理师仍有百万以上的缺口。这说明,未来的日子里加大对信用管理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且任务艰巨。
当此语境不难发现,湖北省启动信用管理人才万人培养工程,是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预见和准备的。在社会信用体系"软件配置"上,无异于先于兄弟省市一步起跑,这对该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无疑添足了动力,同时也为其他一些地方的统一社会信用系统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从倡树文明新风,大力弘扬诚实守信传统美德角度看,这也是一次社会总动员。可以想见,当这万名信用管理师将来学成归来,走上工作岗位时,无疑是万名文明使者、万名宣传员,他们会将诚实守信的理念播撒给整个社会,让社会进一步充满光和热。
其实,信用管理人才的更大作用则在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上。应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互联网+"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一系列战略规划,都离不开社会信用体系的支撑,而社会主义经济本身就是信用经济,这些愈加凸显了信用管理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信用管理人才理应成为社会的"标配"。
我们看到,信用管理涉及财务管理、企业管理、行为管理、法学、社交礼仪、国际贸易、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数据库建设等诸多学科的内容,通过这些可以感觉到,信用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而要把这一工程完成好,不仅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而且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及其他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各地信用管理人才培养工程能够不断结出硕果,不断惠及国家、社会和人民。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推广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实行地方融...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加强地方融...
实时热点 “这是有温度的就医快速通道”
实时热点 天降白酒大单?小心背后陷阱!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免试入学拿研究生学历?天上掉的馅饼...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