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织密惩戒法网,围堵失信“老赖” 武汉41家单位和部门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

发布时间: 2017-03-02 | 来源: | 访问量: 23605

来源: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7-2-17


近日市发改委、市法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41家省、市单位和部门共同签署的《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标志着武汉市发挥全社会力量共同构建诚信社会体系,打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法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武汉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沈涛介绍了《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起草的背景、目的及内容。指出,“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是国家层面对于社会信用建设的总体要求,市发改委基于市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失信行为联合惩戒系统,将对失信被执行人在设立金融类机构、从事民商事行为、行业准入、担任重要职务、享受优惠政策或荣誉、高消费及其他消费行为、限制出境和定罪处罚、协助查询和公示失信信息等八个方面实施30项限制措施。此次签署的《备忘录》,惩戒部门多、措施多,惩戒力度大,影响范围广,联动机制全,将在全市进一步完善信用联合惩戒体系,让失信者不敢失信、不愿失信。


市法院副院长李进通报了全市法院近年来实施信用惩戒的执行工作情况。武汉两级法院更新观念,积极适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创新推送方式,向社区网格、村湾学校、交通口岸等延伸推送广度和深度,有力打击了失信行为。6000多名失信被执行人因受到联合信用惩戒而不得不偿债。充分发挥联动机制功能,严厉打击规避执行行为。2016年,全市法院共向公安机关移送追抓129件,移送拒执犯罪案件16件,5人被处刑罚,司法拘留360人,罚款122.69万元。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执行方式。律师调查令制度、执行悬赏制度的推出,有效调动财产调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宽了调查渠道。全市法院积极与媒体互动,主动加强宣传,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更加理解和支持,诚信意识更加强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诚实守信,选择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随后,李进副院长还回答了记者关注的几个问题。他表示,近年来,武汉法院在强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打好强制执行措施组合拳、创新信用惩戒机制、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体现了司法智慧,彰显了法院破解执行难的信心和决心,当前的执行环境正逐步得到有效改善。今年是“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之年,全市法院将对照第三方评估目标体系,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规范执行、阳光执行、提质增效,继续全面推行分段集约、繁简分流、类案集中等新的执行模式,全面推行委托律师调查、执行悬赏、执行“110”、执行事务中心等新的工作方式方法,把公正执行、善意执行、文明执行理念贯穿到每一起执行案件。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