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国内新闻

期待“黑名单”制度终结“虐老欺老”

发布时间: 2017-05-11 | 来源: | 访问量: 20349

来源:信用湖北

发布时间:2017-05-10


记者从5月5日召开的“北京市养老服务质量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北京市534家养老机构将按照民政部发布的115项检查条款进行自查整改,检查结果将向社会公开。此外,北京市民政局还将探索建立养老机构“黑名单”制度,将虐老欺老行为、家属反映投诉、安全责任事故、综合责任险出险、违法违规开展金融活动等情况录入诚信档案及“黑名单”范围,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倒逼形成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的机制。

 

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3亿;国家卫计委预测,到2020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5亿左右。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老年健康服务的刚性需求也将被不断释放。截至2016年3月底,全国各类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已达31833个,但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问题。有的养老机构设施不全,有的管理混乱,特别是近年来频频爆出的“虐老欺老”问题,更是让人们疑虑重重,甚至闻之色变。

 

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要消除养老机构服务资质不完备、设施设备不健全、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医疗资源不足以及虐老欺老等安全隐患,仅仅靠整治和监管还不够,必须通过建立“黑名单”等措施强化行业自律,“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实践表明,“黑名单”制度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于一体,推动各相关机构联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治,倒逼行业“洁身自好”,收到显著成效。建立养老机构“黑名单”制度,将虐老欺老行为、安全责任事故、综合责任险出险等录入诚信档案及“黑名单”范围,无疑有助于净化养老服务市场。

 

近年来,每每爆出养老机构“虐老欺老”问题、发生火灾之类的事故,不少舆论往往把矛头指向法律缺位、监管缺失等。事实上,我国关于养老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非常健全,包括《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再加上地方立法、行业规范,早已弥补了法律空白,而对于诸如虐老欺老行为以及安全问题的监管,虽然有待加强也并非完全缺失。因此,养老机构自身不能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是关键原因,仅靠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强化行政监管还远远不足以保证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

 

强化行业自律、建立“黑名单”制度与政府监管一样必不可少,某种意义上说,加强外部监管不及强化自律有效。只有推动各方共治、各方责任到位,养老服务才能健康发展。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8009370号-3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8009370号-3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