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国内新闻

《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2017)》发布

发布时间: 2017-07-20 | 来源: | 访问量: 23234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7-07-18

 

新华社杭州7月18日电(记者魏一骏 魏董华)我国城市信用状况如何?各城市和重点领域在信用建设方面有何经验?又存在什么问题?正在召开的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发布了《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2017)》,给我国2016年各城市的信用状况亮了“家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致辞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介绍,2015年6月,国家发改委委托国家信息中心启动城市信用状况监测预警,通过汇集互联网上诚实守信和违法失信大数据,建立评价指标和监测模型,实现对全国近660个城市信用状况动态监测。

 

“国家信息中心将2016年城市信用监测成果汇集成册,目的就是向全社会展现不同维度、不同侧面的城市信用情况,同时也提醒各城市主动对标,见贤思齐。”连维良说。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晓波致辞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晓波介绍,评价报告从城市行政级别、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区域3个维度重点介绍了全国各城市的信用状况,是近年来各地政府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工作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

 

评价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信用事件中的优良事件和不良事件占比分别为83.1%和16.9%,信用事件的优良率远远高于不良率。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均超八成。

 

从不同区域来看,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北京、上海、武汉、重庆、沈阳等城市名列前茅。而各地区根据自身实际,在信用建设方面各具亮点。例如东部地区加强电商行业监管,中部地区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东北地区加大司法信息公开力度,西部地区则加大金融领域主题宣传。

 

尽管大部分城市的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报告指出部分领域的失信问题仍比较严重。例如制假售假问题侵蚀商务诚信环境,房地产中介失信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环保造假影响环保工作成效,虚假宣传损害消费者利益等。

 

“从今年上半年各城市信用状况的变化情况来看,经过城市政府的努力,一些排名靠后城市的信用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程晓波说,下一步,国家信息中心将逐渐调整、完善城市信用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增强监测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同时,启动对全国361个县级市的监测评价工作,实现城市信用监测全覆盖。

 

据了解,今后,国家信息中心将每年发布《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展现我国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经验和问题。

 

“城市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关键支撑。”连维良说,社会各界应齐心协力,加强联动,为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携手共筑信用中国。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