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国内新闻
“信用记录”成为共享单车用户的必备项
来源:新浪网
发布时间:2017-08-07
因为共享单车本身的眼球效应,《指导意见》的出台,引起了很大关注。比如,《指导意见》明确禁止向未满12岁儿童提供服务,但有人表示,不排除有家长主动扫码给儿童骑的情形。这也从一个侧面提醒,共享单车在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很难毕其功于一役地解决。
《指导意见》中指出,不同的城市要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来规范自行车停车点位设置。对不适宜停放的区域和路段,可制定负面清单实行禁停管理。对城市重要场所如商圈、旅游景点等的停放除了施划配套的自行车停车点位外,《指导意见》新增加了通过电子围栏等设定停车位,为自行车停放提供便利。
意见规定用户要文明用车、安全骑行、规范停放,不得违反规定载人,不得擅自加装儿童座椅等设备;对企业和用户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对用户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车辆停放管理的责任主体为运营企业,企业要推广应用电子围栏等技术,综合采取经济惩罚、记入信用记录等措施,有效规范用户停车行为。各地政府部门对乱停乱放问题严重、线下运营服务不力、经提醒仍不采取有效措施的运营企业,应公开通报相关问题,限制其投放。
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如果总体上有利于社会,那么在开始阶段,总会得到公众的宽容和认可。即便存在一些问题,也容易被“选择性忽视”。但是,问题就是问题。伴随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如果解决不好,问题也会像“滚雪球”一样呈现出发展态势。从心理学上讲,公众会存在“审美疲劳”,对问题的认识会从“瑕不掩瑜”走向“深以为痛”。
如果没有审慎包容,就不会有微信,就不会有共享单车,也可能不会有新的现象级产品。但包容不是纵容,明明存在问题,却置之不理,并非可取态度。现在,公众期待共享单车考虑更多问题,承担更多责任,走向规范发展。顺应了这样的民意期待,并不违背“审慎包容”的精神。对于逐渐做大的共享单车来说,这才是发展的康庄大道。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推广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
实时热点 “这是有温度的就医快速通道”
实时热点 天降白酒大单?小心背后陷阱!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武汉工人有力量
实时热点 日赚万金“馅饼”背后,必然是个巨大...
实时热点 @毕业生,小心这几类求职陷阱!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