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国内新闻
解决执行难 离不开法院和法官
来源:信用中国
发布时间:2017-08-24
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播出第五集《公正司法》(下),反映司法机关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获得实惠,立案难、执行难逐步破解。在司法体制改革,特别是最高法雷厉风行地开展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专项活动的背景下,如果终局判决没有现实之效力,那么司法的价值以及司法体制改革的意义将会荡然无存。
司法之根本,在乎公平正义。如果司法判决只终局于权利和义务的划分,而责任得不到落实,就只能沦为“一纸空文”,其公平正义亦会随之“烟消云散”。同时,司法执行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司法公正的信任程度,决定了“期望值”。
实际情况下,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文书的被执行人数量庞大,导致大量的判决书沦为“一纸空文”。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司法之弊,而且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针对司法判决执行难的问题,国家政府部门也一直在寻求并探索出台了一系列治理的良策,部分省市已经出台关于强化诚信激励,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包括建立信用联合惩戒制度等一系列具体的实施细则。
解决执行难,离不开法院和法官。政策执行与司法解释,需要依靠执行主体,即基层法院里的法官们来一一落实。执行难,除了客观因素影响之外,也受一些主观因素影响,如执行人员的“执行懒散”,消极执行、拖延执行、选择执行等执行失范问题并不鲜见。除了充分发挥执行法院、上级法院、当事人对执行案件多位一体的监督功能外,一个严厉的、有效的责任机制将成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关键。执行工作是一门艺术,要艺术对待,无论是对案情的分析,程序的把握,还是时间节奏的掌控,人员力量的调配都要讲究。学会弹钢琴,才能干好执行工作。对于法官们来说,要有“没有努力干不成的事”的决心,要用使命感来化解因怯懦而系上的“结”。解决执行难,唯有常怀信心、恒心和细心,方能给正义加上砝码。
找人难、寻财产难、查控财产难,都是执行难中实实在在的大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难题,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大数据时代充满无限生机,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结合运用下,网络执行查询和控制,可以让被执行人资产“露”出来,财产被“控”起来,实现有财产可供执行而不再难执行。让失信被执行人“飞不起来”、“走不出去”、“招摇不了”,令其为自己的失信付出代价,让社会对失信被执行人像对待“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那样才真的实现了诚信的建立,执行不再难。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推广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
实时热点 “这是有温度的就医快速通道”
实时热点 天降白酒大单?小心背后陷阱!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武汉工人有力量
实时热点 日赚万金“馅饼”背后,必然是个巨大...
实时热点 @毕业生,小心这几类求职陷阱!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