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我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百万大关 商事制度改革3年来增幅高达近六成

发布时间: 2017-09-01 | 来源: | 访问量: 20823

来源:中国武汉

发布时间:2017-09-01

 

8月31日,市工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对外宣布好消息——我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了百万大关。

 

市工商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30日,我市市场主体为100.79万户,市场主体总量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五位,位列前四位的分别是深圳、广州、成都和青岛。我市的100.79万户市场主体中,企业38.43万户,个体工商户61.93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0.43万户。

 

3年间市场主体增幅高达53.29%

 

230家“世界500强”在汉落户

 

2014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出了一系列登记便利化改革,大大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极大促进了我市市场主体的快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3年多来,我市市场主体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高速增长。截至4月30日,我市市场主体从商事制度改革前的65.75万户增长到100.79万户,增幅高达53.29%。

 

我市市场主体中,企业的占比越来越大。目前,我市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比值为0.62:1,较2010年底提升了14.69个百分点。其中,今年一季度新登记企业数量首次超过了个体工商户。

 

我市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统计数据显示,我市的百万市场主体中,民营经济主体共有96.94万户,占比最大为96.18%。招商引资方面,截至目前,我市引进外资企业量达4917户,“世界500强”企业在汉投资增长迅猛,已有230家落户武汉。

 

武昌区市场主体全市最多

 

四大工业板块产业集聚明显

 

截至4月底,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居前五位行政区,依次是武昌区、洪山区、江岸区、东西湖区和硚口区,分别有12.58万户、10.92万户、10.19万户、8.05万户和7.98万户,合计占比达49.33%,撑起全市市场主体的“半壁江山”。

 

东湖高新区吸引创新创业大军落户成效明显。去年,该区全年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30.83%,较全市平均值高17.24个百分点,位居各区(开发区、功能区)之首。

 

“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等我市的四大工业板块,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大光谷”板块集聚了全市68.8%的光电子信息企业;“大车都”板块集聚了全市75.8%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大临空”板块集聚了全市60.3%的航空业企业;“大临港”板块集聚了全市64.97%的航运物流企业。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