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法规 >湖北
关于印发《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201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鄂信用文〔2013〕2号
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各市、州、县人民政府:
为了有序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现将《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2014年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2014年工作要点
2013年12月7日
附件:
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2014年
工作要点
为做好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明确任务分工,根据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近三年阶段性目标,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四大重点领域,着力推进“信用记录广泛覆盖、信用服务市场基本建立、征信平台形成发挥作用”等三大基础建设,落实好“信用规划体系建设、信用法律体系建设、信用标准体系建设、诚信创新示范建设、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宣传教育体系建设”等六大保障措施,现提出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2014年工作要点。
一、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1、设立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有关专责小组。根据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任务和工作安排,在领导小组下设综合规划、信用法制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政务诚信建设、企业信用建设、个人信用建设、事业单位信用建设、社会组织信用建设、信用服务市场建设、诚信文化宣传教育等10个专责小组,合力推进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各专责小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制定本小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做好本小组工作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衔接,细化职责任务,推进相关工作。(完成时限:2013年,责任单位:省发改委、人行武汉分行、省政府法制办、省工商局、省人社厅、省编办、省民政厅、省监察厅、省委宣传部、省经信委等部门)
2、探索组建湖北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研究提出组建方案,明确职能定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来源等事宜,启动组建工作,搭建机构框架。(完成时限:2014年6月;责任单位:省编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
3、推动各市州建立完善社会信用建设组织体系。督促各地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及相关办事机构,建立省、市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的工作联系机制。(完成时限:2014年6月;责任单位:省发改委、人行武汉分行)
二、做好工作动员部署
4、筹备召开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请省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成员、联络员,各市、州、县政府及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会,对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总动员,印发有关工作文件,系统部署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完成时限:2013年12月;责任单位:省发改委、人行武汉分行)
三、组织编制规划纲要
5、研究提出并印发《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规划纲要(2014-2020)编制工作方案》。(完成时限:2013年11月;责任单位:省发改委、人行武汉分行)
6、编制和发布《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规划纲要(2014-2020)》(完成时限:2014年;责任单位:省发改委、人行武汉分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四、推进信用制度建设
7、抓紧制定出台部分规范性文件。印发《湖北省小微企业信用建设试验区创建工作意见》(完成时限:2014年6月;责任单位:人行武汉分行);印发《湖北省社会法人失信行为联合惩戒试行办法》(完成时限:2013年11月前印发征求意见稿,2014年6月前完成;责任单位:人行武汉分行会同有关部门);《湖北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完成时限:2013年11月前印发征求意见稿,2014年6月前完成;责任单位:省发改委、人行武汉分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征集管理试行办法》、《湖北省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备案暂行管理办法》(完成时限:2014年;责任单位:人行武汉分行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湖北省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完成时限:2014年;责任单位:省环保厅)。
8、着手开展重点领域的立法调研。按照法规规章的不同层次有序提出和推进立法计划,逐步形成涵盖失信惩戒机制建设、信用信息资源管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征集应用、信用服务行业监管等多方面内容,为建立相对稳定的信用法规规章体系打好基础。(完成时限:2014年;责任单位:省政府法制办、省社会信用体系信用法制建设专责小组组成单位)
9、探索建立统一的信用标准体系。重点研究制定信用信息征集标准,统一信用主体识别标识、公共信用信息征集指标目录以及公共信用信息征集技术标准和建设规范。(完成时限:2014年;责任单位:省发改委、人行武汉分行、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
五、推进公共平台建设
10、组织开展《关于湖北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研究》课题调研。(完成时限:2013年;责任单位:省发改委、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
11、提出建立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方案。以实现信用信息全覆盖为目标,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交通违章、法院生效裁判执行等信用信息,加强信用信息的记录、存储、整合和交换。(完成时限:2014年;责任单位:省发改委、人行武汉分行会同湖北银监局、湖北证监局、湖北保监局、省工商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人社厅、省安监局、省环保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经信委、省法院、省民政厅、省商务厅等有关单位)
12、加快完善重点领域征信记录。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交通违章、法院生效裁判执行、市场中介等领域要先行建立完善失信记录档案,加快完善相应重点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并探索建立与全省公共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完成时限:2014年;责任单位:省发改委、人行武汉分行会同省政府金融办、湖北银监局、湖北证监局、湖北保监局、省工商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人社厅、省安监局、省环保厅、省公安厅、省法院、省民政厅等部门)
13、探索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为社会信用信息采集、交换、查询和发布提供基础,着手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完成时限:2014年提出方案;省公安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由省编办对方案统筹协调提出意见);着手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完成时限:2014年提出方案;责任单位:省质监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由省编办对方案统筹协调提出意见)
六、开展示范试点工作
14、实施重点领域信用建设示范工程。在药品安全、企业债券、招标投标、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重点领域开展信用示范工程,加强第三方信用评级结果的应用,促进信用信息和产品的应用。相关示范领域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借鉴外地经验,在现有基础上深入推进重点行业信用体系示范建设。(完成时限:2014年;责任单位:省信用办负责组织协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发改委、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省经信委、省政府金融办分别承担示范试点工作任务)
15、开展城市信用建设示范试点。根据国家部际联席会议关于开展信用城市创建工作的相关要求,在我省市州及重点县市(区)逐步开展信用城市、信用县市(区)示范试点工作,明确试点目标和工作重点,适时进行试点考核和综合评价。(完成时限:2014年;责任单位:省信用办负责组织协调,有关市州、县市区政府分别承担示范试点工作任务)
16、开展其他信用主体建设示范试点。以市州或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为单位,以区内小微企业为主要对象,组织开展小微企业信用建设试验区创建工作;以县市为单位,以贷款农户、种养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小微企业为主要对象,组织开展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创建工作。(完成时限:2014年;责任单位:人行武汉分行、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
七、推动信用服务市场发展
17、加快培育和规范社会信用服务机构。认真做好现存各类信用服务机构的摸底、清理和规范工作。加快发展各类信用服务机构,逐步建立公共信用服务机构和社会信用机构互为补充、信用信息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相辅相成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信用服务组织体系。着手开展信用服务机构备案工作,加强对信用服务机构和人员的监督管理,打击非法违法信用服务行为。鼓励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信用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培育和促进信用服务市场的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加大信用服务产品开发和创新力度,满足全社会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信用服务需求。(完成时限:2014年;责任单位:省发改委、人行武汉分行)
八、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18、加强诚信教育和信用文化知识普及。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利用省、市(州)各类主流媒体宣传信用建设的重要意义,常年定期开展信用知识普及和信用文化宣传。同时,将信用文化和信用知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范围,推动信用教育进课堂。表彰守信典型,弘扬诚信正气,公开曝光、谴责失信者及其失信行为,努力在全社会树立起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气和舆论氛围。(完成时限:2014年;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领导小组有关单位)
本工作要点从2014年起纳入省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结合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一并考核。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推广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
实时热点 2024“荆楚最美基层民(辅)警”...
实时热点 山寨App的圈钱圈人套路,你避开了...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推进高效能...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实行地方融...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加强地方融...
实时热点 “这是有温度的就医快速通道”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夯实高标准...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