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风险提示

有人付码款支付时被盗刷,好多武汉人还在犯这个错误

发布时间: 2019-05-29 | 来源: 长江网 | 访问量: 27474

【头条】

  结账时打开手机出示二维码

  1000元以下的商品

  通过小额免密的方式支付

  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

  然而在享受这种便捷的同时

  二维码支付也暴露出一些风险

  近日在重庆就发生了

  消费者在使用二维码支付时

  资金被盗刷的案件 

  / 重庆警方破获盗刷付款码案件 / 

  据央视新闻报道,4月21日至5月4日之间,重庆四名受害人手持微信二维码在超市收银处等待付款时,被人从背后通过手机扫了付款码,盗刷资金500到900元不等。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5月13日,重庆警方将嫌疑人彭某抓获。彭某专门在超市收银台附近游逛,寻找提前拿出付款二维码准备付款的顾客,再用手机远程扫描一下顾客的付款码,随后立即转身离开,全部过程用时仅十几秒时间。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办案民警称,嫌疑人是利用第三方支付软件盗刷别人的付款码,达到盗刷资金的目的。

  昨日微信回应称,嫌疑人已被警方抓获,并将盗刷费用退还给受害者。“若不幸遭遇资金被盗,微信支付会对被盗金额进行全额赔付。”

  / 不少武汉人缺乏防盗刷意识 / 

  昨日,长江日报记者对多个超市、便利店进行了探访。

  长江日报记者在香港路某大型超市收银处看到,除了少数人用现金支付外,大多数顾客都选择手机支付。

  在收银员对购买物品进行扫码计价时,许多顾客都会提前打开自己的支付APP付款码,毫无遮挡地拿在手中,等待收银员扫码,这一过程大多在十几秒以上。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顾客李女士表示,提前打开付款码,是为了节省时间,对于被盗刷的风险,“这还是第一次听说,以后要注意”。

  / 手机支付安全攻略 / 

  武汉警方介绍,目前我市没有此类案件发生。

  警方提醒市民,在使用二维码支付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观察身后有无可疑人员。并建议市民关闭“免密支付”功能,降低支付安全风险。

  昨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此案例,专门发布了一条“手机支付安全攻略”。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作者:长江日报记者费权,综合人民日报、中新网)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