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我国将建虚假登记责任人数据库 冒名公司将入黑名单
“被法人”问题的统一撤销有了正式文件。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撤销冒用登记,维护市场秩序”新闻发布会,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撤销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公司登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针对撤销冒名登记工作的受理、公示、调查、撤销、惩戒和纠错等环节提出了8个方面意见,要求各地区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撤销冒名登记的细化措施。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发现,相较于今年4月份市场监管总局《撤销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企业登记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的指导意见根据“被法人”维权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一些符合现实的调整。
可远程进行身份核验 公示期缩短为45天
按照指导意见中的内容,撤销范围包括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非公司制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登记,以及冒用他人身份取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清算组成员等备案。
此前,一些“被法人”当事人表示,目前部分省市区的行政审批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正在进行职能划分,希望市场监管总局在统一撤销问题上明确到底是由原来登记机关负责还是由现登记机关负责。
正式出台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撤销冒名登记工作由作出该次登记决定的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登记机关发生过变更的,由现登记机关负责撤销。
同时,针对之前一些当事人提出的意见,市场监管总局也做了相应调整。如在受理环节上明确,被冒用人本人向登记机关反映被冒名登记情况的,不能本人到场的,登记机关应对其进行远程身份核验。
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司司长常宇表示,“降低门槛”是因为考虑到之前许多人反映自己是在异地被开了公司,要本人到场这一要求较难实现。
而在提交材料上,“被法人”维权当事人并不用必须提供笔迹鉴定。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登记机关要认真核验被冒用人本人签字的撤销登记申请及其身份证件复印件(本人到场的,核实原件)。在此基础上,被冒用人还可以一并提供身份证件丢失报警回执、身份证件遗失公告、银行挂失身份证件记录、由专业机构出具的笔迹鉴定报告等有助于认定冒名登记基本事实的文件材料。
此外,针对之前“被法人”群体提出的受理公示期限过长的问题,指导意见中明确登记机关将公司涉嫌冒名登记的情况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时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45日。公示期内调查终结并作出调查结论的,终止公示。
记者发现,此次公示期的时间比深圳出台的简易撤销中规定的公示期(50天)还要短。
常宇指出,在以往的撤销冒名登记案例中,最难的就是取证调查,因为很多冒用身份设立的公司实际上都没有真实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找不到人。
在原来,这种情况只能停止调查,无法撤销登记。但现在要求市场监管部门把被冒用人反映的情况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如果45天之内没有其他人提出异议,也没有出现诉讼等情形,市场监管部门就可以直接认定冒名登记成立。
四种情况将不能给予撤销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推广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实行地方融...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加强地方融...
实时热点 “这是有温度的就医快速通道”
实时热点 天降白酒大单?小心背后陷阱!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武汉工人有力量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