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工作动态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质量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认真学习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推动校企形成命运共同体,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努力为“三化”大武汉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对接产业发展,建设品牌特色专业
市教育局建立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同步、专业调整与产业升级联动体制,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建设改革,形成区域和学校之间定位精准、优势互补、差异发展的新格局。执行《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标准(试行)》,完善专业对接产业的预警、联动、培养、评价机制,面向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方面新增17个专业点。制发《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通知》,依托武汉市职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打造一批“好空间、好资源、好基地”。召开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会,组建专家和教师团队,推动全体师生“人人有空间、人人用空间”,汇聚一批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一批与国家和省级示范、品牌、特色专业点相匹配的教学资源基地。
二、对接行业标准,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为落实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市教育局积极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组织我市10所国家级示范等中等职业学校,申报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中的建筑信息模型(BIM)、Web前端开发 、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 、老年照护、物流管理等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人数3409人。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横”目标链和标准链紧密结合,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建好用好实训基地,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三、对接企业需求,校企协同育人
落实《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全面实行校企合作企业备案、活动日志、实习管理等统计年报。服务汽车及零配件、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重点专业领域,校企共建成第一二批计21个、立项建设第三批计11个高水平职教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依托实习实训基地,参与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的全过程,有效发挥学生实习、员工培训、技能大赛、职业鉴定等功能作用。
拓展校企育人“双主体”、学生学徒“双身份”、教师师傅“双导师”的现代学徒制,23所职校联合9个行业、15家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共育技术技能型人才。我市采取校企协同育人订单培养、企业冠名和现代学徒制的学生比例达到60%,中职毕业生已成为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高职、高薪已成为就业新气象。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推广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
实时热点 “这是有温度的就医快速通道”
实时热点 天降白酒大单?小心背后陷阱!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武汉工人有力量
实时热点 日赚万金“馅饼”背后,必然是个巨大...
实时热点 @毕业生,小心这几类求职陷阱!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