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工作动态

坚持“三个供给”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发布时间: 2019-07-31 | 来源: 武汉市信用办 | 访问量: 37420

坚持“三个供给”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近年来,我市紧扣创新引领,主攻短板弱项,突出全域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2019年上半年,预计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左右。 

一、持续创新制度供给

今年上半年,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人才体系推动武汉高技术发展的实施意见》《武汉市全域推进自主创新行动方案》《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不同角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壮大自主创新主体,优化全域创新布局,整合用活创新资源,改革完善创新政策,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生态。

二、持续服务企业措施供给

7月20日,市区联动举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申报培训会47场,培训企业2500余家,高新企业申报超2000家。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给予92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补贴1.84亿元。新增“科保贷”贷款39笔,共8650万元,累计640家企业获得“科保贷”14.6亿元,科技型企业“融资”问题有所缓解。

三、持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供给

续提升市级科技成果转化网上平台运营服务能力,线上平台汇集科技成果184项、技术需求1248项、企业1046家、技术专家120人、科研院所13家、各类服务机构32家。上半共举办大中小型专场对接签约活动102场,签约项目数415项,签约金额161.25亿元。

 

(市发改委供稿)

 

汉口北加快构建外贸发展新高地

 

2016年9月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以来,汉口北充分发挥改革试点优势,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政策落地、探索融合发展,外贸设施日趋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外贸出口额连年攀升,呈现出“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外综服+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传统的汉口北市场正加速转型升级,成为全市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汉口北外贸基地已建成“两个监管平台”“两个服务中心”“三条申报通道”“一个入口”,配套硬件有效地满足了企业需求。

两个监管平台:汉口北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和汉口北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线下线上共同监管。

个服务中心:黄陂区政府设立的市场采购贸易服务中心和卓尔企业设立的汉口北外贸服务中心,实现政务服务和商务服务一体化。

三条申报通道:市场采购贸易出口申报通道、一般贸易出口申报通道和正在测试上线的跨境电商进出口申报通道,实现三种贸易方式在汉口北报关,并通过省“单一窗口”与海关总署对接。

个入口:卓尔企业建设的“卓贸通”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集合监管平台、报关通道和仓储、物流、结汇、退税、融资于一体,为外贸企业提供统一的线上服务入口。“卓贸通”平台引进了67家国际物流服务商,合作开通了11条大宗出口国际物流线路和140多条小包出口物流线路,自建或共建海外仓92个,覆盖22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平台注册企业用户已达到1500多家。

 

(市商务局供稿)

 

加强便民利民措施 推进学校停车场建设

 

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全市教育系统停车场及充电桩建设工作,积极落实市停车场及充电桩指挥部下达的绩效目标,取得明显成效。

2018年,全市教育系统完成建设停车场45个点位,建成8670个泊位,其中公共泊位2256个。今年以来,市教育局积极主动摸排,指导各区将停车场及充电桩建设纳入中小学配套建设范畴,印发了《市教育局关于下达2019年停车场及充电桩建设计划的通知》,明确2019年新增停车场64个点位,建设泊位16527个,配套充电桩数454个。今年上半年,项目已开工建设停车场35个点位,完工停车场8个点位,已建成泊位1576个,已建成充电桩181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便民利民措施取得实效。

 

市教育局供稿)

 

 

加强现代化学校建设   推动教育新发展

 

根据全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十三五”教育事业规划要求,我市于2016年启动了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513所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60%。我市还将持续发力,力争到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达到85%,不断扩大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群,使老百姓“好上学、上好学”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为改善营商教育发展软环境夯实基础。

为实现这一目标,市教育局制定了《武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以及配套的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及考评验收方案。加强统筹谋划,建立“周协调、月通报、季调度”的工作机制,坚持督政、督学“双轮驱动”,加强现代化学校建设过程督导,使大批学校办学条件在标准化基础上又得到极大改善,不少微型学校、边远学校、薄弱学校找到了发展定位,一些原有的优质学校进一步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区域教育新的亮点,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

 

市教育局供稿)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