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国内新闻
一个月帮农民工追回工资10亿!多部门重拳打击欠薪案,春节前还将采取这些措施!
年末岁尾是拖欠工资案件高发期。近期,国务院及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织就政策密网,为农民工撑腰,确保大家拿到工资,开开心心回家过年。
开展攻坚行动,撒下政策密网
11月初,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决定从2019年11月15日至2020年春节前,在全国组织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
攻坚行动分为集中宣传和自查阶段(11月15日至11月30日)、执法检查阶段(12月1日至2020年春节前)。对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要求:
各地人社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坚决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公安机关做好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侦办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负责督办因挂靠承包、违法分包、转包、拖欠工程款等造成的欠薪案件等。
12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草案)》,强调必须保证农民的辛劳获得及时足额的报酬。明确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要求按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规定建设单位未满足施工所需资金安排的不得开工建设或颁发施工许可证,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对拒不支付拖欠工资的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农民工工资。
据初步调度,冬季攻坚行动开展近一个月来,各地共处理欠薪案件6654件,共为8.1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待遇10.75亿元;向社会公布重大欠薪违法案件285件,列入欠薪“黑名单”172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354件,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20件。
春节前还将采取“组合拳”措施
“两节”临近,各地正在按照冬季攻坚行动第二阶段的部署开展执法检查。
人社部将迅速组织学习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把法规要求落实到工地项目,把条例精神送到农民工心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聚焦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要把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项目作为重中之重,严盯死防、限时办结;对欠薪零容忍,快速高效解决问题;强力推行信用监管,近期将再公布一批欠薪“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营造不敢欠、不能欠的良好社会氛围。
根治欠薪仍有难点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欠薪问题未根本解决,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导致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仍较突出。近年来,东部一些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拖欠工资的现象也有所增加。人社部劳动保障监察局副局长李新旺指出,目前来看,根治欠薪目标还有四个方面的挑战:
形成欠薪的深层次矛盾短期内还无法彻底化解,欠薪问题源头治理难度大。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的保障工资支付制度真正落地还需要时间,解决欠薪的保障性兜底措施还需要建立健全。
历史欠薪问题解决难度较大,大量欠薪线索反映的欠薪案件时间跨度长,有的涉案施工企业、建设单位主体不复存在,监察执法无法调查取证。
基层执法效能尚不能满足根治欠薪需要。
多管齐下 破除顽疾
欠薪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多管齐下。下一步,将持续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年度考核,落实目标责任制,纳入对所属部门和下级政府的考核和监督内容。
同时,在总结上海、深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扩大试点,继续探索研究欠薪保障金制度。研究开展“智慧监察”建设,指导各地以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
在做好欠薪执法的同时,加强与司法机关特别是人民法院的沟通协调,将有关欠薪案件执行问题纳入各级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范畴,打通制度“最后一公里”。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推广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
实时热点 山寨App的圈钱圈人套路,你避开了...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实行地方融...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加强地方融...
实时热点 “这是有温度的就医快速通道”
实时热点 天降白酒大单?小心背后陷阱!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