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防汛安置点床比人多大部分转移群众已投亲靠友
暴雨袭城,江夏龙泉街和天兴洲群众被紧急转移到临时安置点。7日,长江日报记者实地探访居民在安置点的生活情形。
乌龙泉安置点:
当天白天只有两位老人入住
6日至7日,江夏区乌龙泉街降下全市最大雨量,群众被转移到临时安置点。在安置点群众生活条件如何?
7日,记者来到乌龙泉临时安置点,此处由街道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心改造,一楼的会议室清理出一块空地,摆放着三张折叠床,床上铺着毛毯。乌龙泉街土地堂社区书记董刚介绍,一楼预备了200张折叠床,主要是给年轻人提供临时住宿,二楼和三楼一共有30多间标间给老人住。记者看到,每间房里有三张席梦思单人床,床上摆放着毛毯,床对面有电视机,墙上挂着空调。董刚介绍,大部分转移的居民都已投亲靠友,在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子女在外地的独居老人或者孤寡老人。
当天白天,临时安置点只有两位老人。董刚告诉记者,大部分老人都已经被子女接走。78岁的敖茂英住在二楼标间,记者走进房间时她正在看电视。她告诉记者,她的两个女儿都在外地,之前居住的土砖房在暴雨后成为危房,当天她从村部转移到临时安置点。敖茂英说,房间干净整洁,楼下就有饮水机,可以打热水,安置点怕她晚上冷,还准备了两条毛毯。
在土地堂社区老街,记者见到了76岁的余行珍老人,她的左脚有残疾,是孤寡老人。7日积水消退后她便赶紧回家收拾屋子,晚上再回到安置点吃饭和休息。记者在她家里看到墙上的水渍到了腰部,她对记者回忆,7日凌晨2时许她就察觉有一些积水,3时许水深就已经有20多厘米,不一会就到了齐腰深。她居住的地方就在排水河道旁边,当时水量大,水流急,社区工作人员无法赶过来接她。社区便给她打电话让她到隔壁较高的楼层就地安置,在10时许水流速变慢后,社区工作人员从高处开车绕行,将她接到临时安置点。
余行珍告诉记者,在临时安置点她中餐和晚餐都是两菜一汤,洗澡也很方便。
天兴乡安置点:免费提供三餐 每天监测体温
暴雨袭城,武汉关水位持续上涨,长江江心岛天兴洲上的少数居民在洪山区相关部门的联合救援下,入住位于和平街的街道口小学东方雅园分校安置点。
“撤离的时候比较着急,只带了几件换洗的衣物。一开始还比较担心,到这里以后才发现是我们多虑了,乡里干部都安排到位了。” 7日下午,记者在安置点获悉,该安置点由教室改造而成,设置床位150张。目前入住102人,60岁以上老人占九成以上。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洪山区天兴乡在籍居民,还有极少数外来租户。安置点为居民们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并发放了床单被套以及牙刷、牙膏、水杯等生活用品。“基本上需要自己准备的就只有换洗衣物!”70多岁的曾爹爹说。
“当前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我们只在每个教室安排了10张床位。在每日做好通风、消杀的同时,尽量保证安置点人员只进不出。天兴乡政府还指派了3名医生驻点,每日监测体温,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救治服务。”
记者了解到,天兴乡现有居民5000余人,九成以上都在位于洪山区和平街的移民安置点天兴绿岛小区内居住,天兴洲上除了乡、村工作人员上班,平日里只有400多居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推广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
实时热点 “这是有温度的就医快速通道”
实时热点 天降白酒大单?小心背后陷阱!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武汉工人有力量
实时热点 日赚万金“馅饼”背后,必然是个巨大...
实时热点 @毕业生,小心这几类求职陷阱!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