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工作动态

为服务“六稳”“六保”大局贡献税务力量

发布时间: 2020-07-17 | 来源: 武汉市信用办 | 访问量: 30468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市税务局担起“抗疫情、保大局、促发展”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各项税费减免优惠政策,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增强市场主体的经营安全感和获得感,提振信心,稳定经济,为服务“六稳”“六保”大局贡献税务力量。

一是运用大数据平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助力“稳投资”。为支持武汉企业疫后尽快复工复产,武汉市税务局主动作为,超前谋划,携手广州市税务局,在全国率先跨地搭建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合作机制,打通上下游产业和资金链,加速企业产能恢复。重点以汽车产业为主,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帮助两地企业打通产业链、资金流、返工路,努力达到合力助企复苏发展“1+1>2”的效果,已对接汽配企业554家,开具增值税发票26.3亿元;恢复其他企业业务往来22537家,开具增值税发票136.5亿元;依托总局对口支持湖北企业复工复产的“1+35”平台,聚力解决武汉企业采购、销售、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已对市内企业推送税务部门掌握的供销信息3000多户,对外省税务部门推送争取解决我市企业供销需求信息1000户,涉及金额50亿元,成功对接375户企业,涉及金额18.7亿元。依托“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平台,集成整合核心征管、防伪税控、出口退税等信息系统中关联数据,采用“以需寻供”“以购寻供”等方式,为企业复产扩能“找米下锅,牵线搭桥”,提供“增值”服务,共提供供应链信息1.53万条,成交金额1.92亿元。

二是推行“银税互动”为企业“贷”来源头活水,助力“稳金融”。武汉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纳税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与市地方金融局、市工商联和金融机构密切沟通联系,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共享信息、创新产品,将“纳税信用”转化为“真金白银”,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形成企业、银行、税务三方共赢的局面。目前,已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湖北银行、汉口银行等17银行业金融机构签署了的合作协议;上线“云税贷”、“纳税e贷”、“税易贷”等10个金融产品,实现了在线申请、在线审贷、在线授信、在线查询的“全线上”服务。5月份,武汉市税务局与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工商业联合会联合6家银行,开展“银税互动”助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活动。依托纳税信用信息,上半年已有17家银行对13785家中小微企业授信金额87.5亿元,8161户企业获得贷款38.7亿元。为助力全市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解决资金困难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落实减免社保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保民生”。

自国务院出台阶段性减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单位缴费部分政策后,其中对湖北省各类参保单位(除机关事业单位外)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实施免征的政策,为此,我局积极协助市人社局核实9万多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企业银行账户信息准确性及三项社会保险费缴费明细核查工作,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市社保中心,不需要提供任何资料,即可快速完成社会保险费退费。截止6月10日,为5566户已缴纳2月份三项社会保险费企业退费1.24亿元,已退1.22亿元,退费比例达到98.31%;为50016户已缴纳2至3月份医疗保险费企业退费3.98亿元,已退3.11亿元,退费比例达到78.05%。疫情之中将社会保险费免征政策落实到企业发展的“刀刃上”,打造惠民利企的政策环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