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工作动态

我市精神文明创建“十大行动”招招着实

发布时间: 2020-07-28 | 来源: 长江日报 | 访问量: 30942

长江日报讯(记者汪甦 通讯员刘晓晶 欧阳丹)分餐公筷公勺、勤洗手多通风、“一米线”外排队,这些文明习惯将成为城市文明新风尚。7月27日,《武汉市精神文明创建“十大行动”实施方案》发布,对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双提升”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将形成常态长效机制。

市文明办介绍,此次实施的“十大行动”具体内容包括:理想信念铸魂行动、市民素质提升行动、健康生活倡导行动、社区治理提质行动、城市环境美颜行动、窗口行业创优行动、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红色文化育人行动、立德树人推进行动、文明乡风涵育行动。

围绕疫情防控新形势和居民群众新需求,“十大行动”在健康生活倡导行动和社区治理提质行动方面都因时制宜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健康生活倡导行动倡导推行“分餐制”,提倡分餐公筷公勺等就餐方式,并且倡导勤洗手、多通风、“一米线”等良好习惯,普及健康生活常识,推广文明生活习惯,引导市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社区治理提质行动则提出构建完善包括便民市场、运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机构在内的15分钟生活圈,设立15分钟生活圈提示牌,着力打通市域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一个城市的文明不止于外表的光鲜,更在每一个市民的举手投足之间,在日常过马路、排队上车、遛狗牵绳、不乱扔垃圾等文明习惯之间。”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各行动分阶段开展,贯穿全年,并将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

1 理想信念铸魂行动 开展“一团多队”百姓宣讲

加强市委讲师团、全市理论宣讲员能力建设和业务培训,开展“点赞我的国·制度和治理”等百姓宣讲;

出版《战疫心语——志愿者武汉逆行笔记》;

举办武汉市第八届军营开放日活动和第九个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

2 市民素质提升行动 建立市民文明行为积分制

编制新版《市民文明手册》;

以市民践行文明行为积累积分、积分兑换奖励等形式,鼓励支持文明行为;

对不礼让斑马线、乱鸣喇叭、车窗抛物、乱开远光灯等不遵守交通规则行为处罚更严;

推动文明旅游进景区公园、进星级饭店、进特色街区。

3 推行“分餐制”健康生活倡导行动

倡导推行“分餐制”,提倡分餐公筷公勺等就餐方式;

摒弃“野味滋补”观念,拒绝滥食野味,营造自觉保护,拒食、拒售野生动物的社会氛围;

深化“光盘行动”;

倡导勤洗手、多通风、“一米线”等良好习惯;

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居民小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试点工作。

4 社区治理提质行动 构建15分钟生活圈

推动党员志愿服务、干部下沉社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组建“网格服务团队”,依托社区在职党员、社区民警、网格员、安保队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构建完善包括便民市场、运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机构在内的15分钟生活圈,设立15分钟生活圈提示牌。

5 垃圾日产日清 城市环境美颜行动

健全常态化清扫保洁制度,垃圾日产日清;

施工工地扬尘污染包保责任制,重点检查施工工地控制扬尘污染的相关措施落实情况,不达标的工地被责令整改;

综合治理“三站一场”交通秩序。

6 窗口行业创优行动 推行“五优”文明服务

推行窗口行业服务态度优、服务举止优、服务效率优、服务技能优、服务环境优“五优”文明服务;

开展“双评议”活动,提高窗口单位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能;

开展文化场馆满意度调查。

7 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就近就便开展志愿服务

就近就便开展代购代送、社区值守、心理健康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创建命名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岗(站)”,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规范化开展。

8 推出6条“武汉荣光”红色线路 红色文化育人行动

建立红色设施、红色遗址、红色旧址和红色基地与周边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驻地部队等共建共享机制;

围绕“纪念建党100周年”,规划筹建中国共产党武汉历史陈列馆,创作出版一批红色读物,推出知识竞赛、文艺展演等主题活动;

制定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整合全市23个革命传统教育景点,推出6条“武汉荣光”经典红色旅游主题线路,开通“红色教育公交专线”。

9 立德树人推进行动 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重点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培养选树一批可亲可敬可学的“新时代好少年”先进典型;

举办2020年第八届武汉市全民健身运动会;

打造武汉科技馆“云尚科普”系列线上科普。

10 文明乡风涵育行动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

在全市22个革命老区街道(乡镇)选择有条件的贫困村,开展“爱心超市”扩面推广,引导贫困群众“以劳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资”;

在全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6个新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覆盖面超过60%。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