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工作动态
市财政部门用好“三字诀”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暖心服务”
当前,中央和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湖北、武汉企业脱困发展的政策,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落实措施。武汉市财政局坚决予以落实,力求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解决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中的各种“堵”点。政府过“紧日子”,帮企业度过“难日子”,非常之时,以非常之举、用非常之力帮助企业“止渴”,出真招实策为企业雪中送炭。
一、在“补”字上开药方。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来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现金流问题,只有“输血”,才能“救命”。最实在的支持政策就是真金白银的财政补助,直接拨付专项资金来支持疫情防控、企业纾困和复工复产。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武汉市出台了一系列、多维度的财政补助政策,主要用于“补技改”——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为支持防疫工作实施的扩大产能技改项目,按其技改投入给予补助。“补创新”——设置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专项资金,组织相关院所和企业开展临床治疗、快速精准检测、药物疫苗研发及心理干预等方向科学研究。“补交通”——一方面对公交运营给予补贴,另一方面加大防疫消毒、安全员配备等方面的安全性投入。“补用工”——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企业员工返汉“定制务工人员返程专列”费用、省内集中包车费用进行全额补贴等方面。
二、在“贴”字上下功夫。通过财政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和银行贷款,搭建“产业+科技+金融”生态圈,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引导金融“活水”流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切实降低其融资成本。武汉市财政贴息的400亿元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和200亿元个体工商户纾困专项资金,以及财政出资5亿元成立的小微企业融资应急资金,共同组成了财政组合政策包,聚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发展。“贴利息”——对纳入纾困专项资金支持名单企业和单个体各商户获得的本市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新发放贷款给予贴息。“贴保费”——对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业务,免收或减半收取担保费。给予融资担保机构符合要求的担保业务责任额度保费补贴。“贴风险”——对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机构,在发生风险按比例比例进行风险代偿。
三、在“减”字上出实招。综合运用减税、减费、减租“组合拳”,着力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缓解疫情期间成本压力。“减税”——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和未能及时充分复工的工业企业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等政策,依法予以减免部分税收。“减费”——自2020年2月起,免征各类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租金”——一是落实武汉市已出台实施的对承租市、区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3个月房租免收,6个月房租减半”政策。二是加强税收政策引导。对疫情期间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承租方减免房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支持。三是鼓励各类中小企业发展载体减免疫情期间的承租企业租金,各区可给予适度财政补贴。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推广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
实时热点 2024“荆楚最美基层民(辅)警”...
实时热点 山寨App的圈钱圈人套路,你避开了...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推进高效能...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实行地方融...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加强地方融...
实时热点 “这是有温度的就医快速通道”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夯实高标准...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