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工作动态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实施环评审批 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
为落实中央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我市在坚持绿色发展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前提下,大胆改革创新,积极实施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着力提高工作效能,积极支持相关行业企业复工复产,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方面,按照“三个一批”,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一是在直接豁免一批“免打扰”方面,持续落实建设项目环评应急服务保障政策,对关系民生且需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的10大类30小类行业项目,建设单位无需办理环评手续即可开工建设。二是在告知承诺一批“少跑腿”方面,对环境影响总体可控、受疫情影响较大、就业密集型等民生相关的17大类44小类行业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建设单位在开工建设前提交相关申报材料后,环评审批部门不再开展实质性审查,可当场出具审批意见并同步在官方网站公开。三是在优化服务一批“零接触”方面,对暂未实现直接豁免或告知承诺审批的项目,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作用,指导建设单位利用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提交申报资料,采取电话沟通、微信联络、网上申报、视频会议、专家函审等方式进行技术审查,通过网络传件、快递寄件等方式送达批复文件。
今年1—7月,全市近7000余个需办理环评手续的建设项目中,95%以上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全市审批的300余份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中,半数以上建设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审批,只作形式审查直接出具环评批复文件。
另一方面,突出“三个监管”,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一是突出精细监管。根据日常监管情况,经过各区报送、征求意见、核查确认、专题讨论、网上公示等环节,将两批次共计395家企业分别列入全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向清单内企业致信告知政策要求,对清单内企业免除现场执法检查,做到“无事不打扰”。二是突出科学监管。充分利用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对清单内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及时提醒其加强日常环境管理、正常运行治污设施。6月至7月,全市生态环境系统通过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等方式非现场检查企业1700余家次,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为帮扶企业1600余家次。三是突出柔性监管。深入了解企业关切,送政策、送技术、送方案,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法,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和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环保方面的实际困难。对环境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且未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不予处罚,对因受疫情防控直接影响而未能按期完成整改的酌情延长整改期限。
此外,发布了《武汉市生态环境部门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首次轻微环境违法行为目录清单(第一批)》,自2020年6月1日起实施,该文件规定了9种违法行为轻微的情形可以不予处罚,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推广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
实时热点 2024“荆楚最美基层民(辅)警”...
实时热点 山寨App的圈钱圈人套路,你避开了...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推进高效能...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实行地方融...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加强地方融...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夯实高标准...
实时热点 “这是有温度的就医快速通道”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