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监测 >发现武汉”诚“市之美
全国首创!大东湖深隧主隧通水运行
长江日报讯(记者黄师师 王怡人 通讯员廖宇智)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水务局获悉,全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PPP项目(以下简称“大东湖深隧”)主隧已通水运行。这意味着半个武昌城的污水将通过埋深超30米的“快车道”奔向北湖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大东湖深隧工程是武汉“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创新实践,也是东湖水环境保护的核心工程,采取PPP模式建设。其中,市水务局为项目实施机构,城投集团为政府出资代表,中建三局为中标的社会资本方。项目于今年8月31日实现主隧通水运行。
作为国内传输流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的污水深隧,大东湖深隧平均埋深超30米,其中最深51.5米、最浅30米。主隧全长17.5公里,横跨武昌、洪山、青山和东湖风景区四个区。投运后,可将半个武昌城的污水运送至主城区外的北湖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化处理,服务大武昌片区130平方公里内约300万居民。
“大东湖深隧开创国内污水深隧传输先河,对地面及地下管线影响极小,为城市发展预留宝贵的地下浅层空间资源。”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武昌片区一共有3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分别为沙湖、二郎庙、落步嘴污水处理厂。为系统解决大东湖区域雨污混排、污水处理厂安全卫生防护、邻避效应等重大水环境问题,北湖污水处理厂工程和大东湖深隧工程同步推进建设并投入运行。
经过1个月通水试运行,大东湖深隧与北湖污水处理厂配合“默契”,每天约20万吨生活污水通过深隧进入北湖污水处理厂。待沙湖、二郎庙、落步嘴三座污水处理厂逐步关停,北湖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将达到80万吨/日。
据了解,大东湖深隧、北湖污水处理厂的投用有利于探索开创排涝与治污统筹协调的“厂集并、隧深挖,城水相亲、人水和谐”的水环境治理新模式,极大提高城市水环境的承载力。
大东湖深隧智慧运营
身处比地铁还深的地下,大东湖深隧究竟如何运作?怎样才能知晓它的健康状况?传输污水的过程万一出现问题怎么办?29日,长江日报记者实地探访大东湖深隧的智慧运营系统。该系统犹如一台“手、眼、脑、心”健全的机器,使大东湖深隧拥有了极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运行能力。
脑 智慧运营系统
在大东湖深隧二郎庙预处理站中控室,污水传输全域图“一张图绘所有”,集成了系统控制、流量流速、人员分布等关键信息。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对域内的任一设备(“手”“眼”“心”实时收集到的数据)和人员信息进行监测和调度。
心 健康监测系统
由大量的受力、腐蚀和沉降传感器以及四组脉冲流量计组成,通过固定频率“搏动”,感知深隧四个分段的内部情况,一旦发生流速异常或声音异常,可以精准定位损伤位置,防患于未然。
眼 无人机巡线系统
捕捉深隧沿线地表的高清画面,并通过5G信号实时回传,防止外部行为破坏深隧结构。
手 水下机器人系统
可在高流速、高水压、腐蚀性、能见度低的水下环境进行隧道运行状况检测、清淤、修补。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开展“信用中国”网站公示信用信...
实时热点 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规...
实时热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 加强对...
实时热点 以案释法:彩礼返还及“青春损失费”...
实时热点 以案释法:网友见面需谨慎——可能涉...
实时热点 以案释法:非法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
实时热点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这个条例9月实...
实时热点 广西开展专项行动 整治虚假违法广告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武汉“一城好人”已有15名全国道德...
主办:武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资信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