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政策法规 >信用知识
律师:参与非法集资投资损失必须自担
参与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投资后果自负,依法理性维权。
律师介绍,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券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目前非法集资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以房地产开发的名义、以理财的名义、以投资养老公寓的名义、以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的名义、以投资入股的名义等。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而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的国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任何单位。经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在取缔非法集资活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只负责组织协调工作。这意味着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其利益不受法律保护,所受损失不得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承担。
“一直以来,很多市民认为参与非法集资导致的损失政府能够埋单,于是,一旦掉入非法集资的陷阱,他们就通过不理性的方法找政府维权。这是十分错误的认识。非法集资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参与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投资导致的后果必须由自己承担,市民必须依法理性维权。”律师表示。
律师提醒,识别非法集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核查相关信息,即通过政府主管或者监管部门的网站,查询相关企业的融资行为是不是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经过相关部门依法批准才能向社会公众融资。无论这个企业名气多么大,无论是哪一个行业,也无论他获得过多少奖项,在没有经过相关部门依法批准的情况下向社会公众融资,就涉嫌非法集资。
律师表示,通过对比投资回报也能识别非法集资。非法集资往往承诺高息回报。高回报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如果有公司承诺保本保息,让你觉得投资他们的项目是高收益低风险,甚至高收益零风险。那您一定要远离这样的项目并举报。因为这违反了投资规律。投资有风险,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推广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
实时热点 山寨App的圈钱圈人套路,你避开了...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推进高效能...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实行地方融...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加强地方融...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夯实高标准...
实时热点 “这是有温度的就医快速通道”
实时热点 天降白酒大单?小心背后陷阱!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