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知识产权要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引擎新专利法带来创新药研发新机遇

发布时间: 2020-11-13 | 来源: 长江日报 | 访问量: 19521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激励和保障机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势在必行。

      11月11日,第十八届“中国光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在光谷国际科技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与知识产权发展”主题展开交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通过视频代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先生,点赞湖北武汉疫后重振及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巡视员王冬峰表示,知识产权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医疗行业创新发展,研发更多创新药和精密医疗器械,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

      大健康产业知识产权发展不足

      制约产业升级转型

      国家知识产权局资料显示,在化学、生物制药重点领域,罗氏、辉瑞、拜耳、诺华等国外药企专利布局数量大,优势明显

      中国已经跃升为知识产权大国,但是知识产权领域“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特征比较明显,不同产业之间创新发展不平衡。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文澜特聘教授马一德教授表示,大多数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集中于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这与健康医疗产业进入门槛高,产品研发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有关。

      马一德认为,生物医药、化学药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不多,对国际技术形成较强的依赖性。他列举了一组数据:在医药行业,我国长期以仿制药为主,全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到1%,医药行业“大而不强”问题突出;在医疗器械行业,全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3%左右,而发达国家超过15%;健康产业领域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研发能力薄弱,鲜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另外,研发能力不足,也决定了我国健康产业的供给不足。马一德说,在美国十大药品中有七个生物药,其中六个为单克隆抗体,集中于抗肿瘤类风湿。而在中国十大药品中无一生物药,氯化钠输液、葡萄糖输液分别排在第一、第八位。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总数已达4326家,其中76%集中在欧美,欧美公司的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公司销售额的93%。

      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中药”等四大健康产业专利态势进行了分析:化学制药,中国起步较晚,增长较快,但核心专利技术占比不高;生物制药,美国原创度最高,且国际布局广泛,我国起步晚增速较快,但申请人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医疗器械我国以实用新型专利为主,发明专利占比偏低;我国是中药专利申请大国,位居全球第二的日本,对中药重视全球布局,我国申请以科研院所、医院为主,有效申请则以企业为主。

      马一德教授建议,要将健康产业发展纳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布局,加大对健康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并提升健康产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升健康产业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健康产业发展

      新专利法鼓励企业创新研发

      中国药品市场依然是进口药、仿制药为主,需要推动药品企业创新,加快原研药的研发

      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相关专家介绍,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发领域,已有163件专利申请。

      论坛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文澜资深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吴汉东教授介绍了新专利法相关修改对药品创新的促进作用。

      吴汉东教授是中国最早开展知识产权研究的学者之一,与已故知识产权专家郑成思在知识产权学界有“南吴北郑”之称,曾共同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被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两度入选“全球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50人”名单。

      吴汉东教授表示,在全球的药品市场有两种药,一种叫做原研药,就是专利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还有仿制药,即对专利即将过去的药物进行仿制、生产和销售,这也是合法的。原研药和仿制药有着巨大的价格差,一个拥有专利的药品价格往往是普通仿制药的10倍甚至更多。

      中国制药行业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制药行业的产值已接近GDP的10%。但目前中国的药品市场依然是进口药、仿制药为主,需要推动药品企业创新,加快原研药的研发。

      今年10月,我国对《专利法》进行第四次修改,增设专利权期限补偿制度,补偿期限不超过5年,并新增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程序等。

      据悉,药品发明专利的有效期是20年。药品申请专利后,要经过三期临床试验,证明安全性、有效性才能上市。到药品真正能够上市盈利,专利有效期剩下时间已很短,规定了新药的专利补偿期,有利于保证药企的合理收益,鼓励原研药的研发创新。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