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湖北新闻

大数据隔空报警,心脏病患者及时避险,武汉地区11家医疗机构抢滩智慧医疗

发布时间: 2020-11-30 | 来源: 长江网 | 访问量: 31701

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长江网讯“如果不是医生远程监测到我的心脏问题,打电话喊我住院,我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受惠于智慧医疗建设,江夏区的刘女士在疾病刚冒头时提前手术,现已摆脱猝死威胁。11月22日,她回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复查,对自己科幻般的经历感慨不已。

刘女士68岁,前不久因为胸闷、气短,在镇卫生院多次就诊,都没检查出问题。在医生的安排下,刘女士带着远程心电监测设备回家了。刚到家半小时,位于省人民医院的“湖北省心电大数据中心”就收到高危猝死警示:刘女士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特别容易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或心跳停搏,随时有生命危险。

该中心医生石少波立即电话通知刘女士,嘱咐她紧急入院。在严密监测下,第二天,刘女士在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手术,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避免了猝死的风险。

在刘女士看来,自己在江夏区遇到心脏危机,位于武昌区的医院竟能隔空检测、及时预警,简直是科幻电影里才会有的情节。而在医生看来,这正是智慧医疗的典型场景:医院远程监测,医生预判病情、隔空问诊,破除了时间、空间的界限,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

石少波介绍,这是该院心血管内科黄从新教授牵头承担的“基于大数据的可穿戴心电监护和预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项目,近4年来,已累计为1万多名患者监测到心脏危机,及时挽救了生命,患者遍布武汉及周边城市。11月3日,该项目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中,以“优秀”成绩通过现场验收。

和省人民医院一样,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武汉各大医院正加速探索智慧医疗,目前,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武大人民医院、武大中南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儿童医院等11家武汉地区医疗机构被选为“互联网医院建设单位”。市民在网上挂号、预约就诊、在线缴费,医院通过大数据库管理患者、调配门诊资源、为社区患者进行远程会诊,都已成为“基本操作”。以武汉儿童医院为例,该院搭建的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远程医学中心,不仅能让武汉专家“跨地域”会诊,还能为基层医生提供远程培训,分享武汉优质的儿科医疗资源。该院的网络咨询平台,自1月27日至今已接待家长咨询13.8万人次。

“智慧医疗归根结底是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提升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武汉儿童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方建认为,这也有助于破解医疗卫生行业优质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等难题。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