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武汉市首批30个“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点”出炉

发布时间: 2021-05-17 | 来源: 长江日报 | 访问量: 35883

今年的5月16日是第31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的主题为: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助残日期间,武汉市残联系统聚焦助残日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5月15日,在武汉市庆祝第31次全国助残日暨2021年“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点”授牌仪式上,全市首次评选出30个“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点”。

    对残疾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帮助他们共享经济文化发展成果,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市有43万残疾人,有近20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行动不便、视力听力减弱等身体的残障,让他们和这个世界的融合存在巨大障碍。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每一位社会成员走出家门、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重要条件。

    4月10日,市残联、市城建局、市交运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市园林和林业局、长江日报共同发起2021年武汉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点”评选活动。经过单位自荐、市民推荐、网络投票及评审委员会评审,30个“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点”最终产生,其中有地铁站点、旅游景点、道路、商超、办事大厅等,从不同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和代表了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理念和品质。

    经过最终评审,武汉图书馆、东湖绿道等30家单位获选“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点”。

    点位入选要过“三道关”

    评选“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点”全程要过“三道关”。

    在单位自荐和市民推荐环节,垂直电梯里面的扶手高度是否合适?办事大厅里的桌子下,是否留出了可供轮椅摆放的空间?台阶的颜色是否显眼,从而有利于视障人士出行?……这些严格的条件从第一关就将入选“30强”的标准大大提高。不少已经配备了无障碍设施的点位因一些细节落选。

    “比如供轮椅使用的无障碍坡道,坡面的长度和高度的比例是12:1,因为这个坡度最适合轮椅上下,有的无障碍坡道高了一点或低了一点,就不行。”武汉市残联无障碍宣导团成员、脊髓损伤者陈涛多次对武汉市的无障碍设施进行过考察。他解释,“因为这样的坡度比例最适合坐轮椅的人上下”。

    第二道“关卡”是网络投票环节。在经过专家们初步的筛选后,普通市民可通过网络投票,对初选出的44家入选示范点进行选择。这道“关卡”更重视普通市民的体验感。武昌区肢残协会副主席徐斌说,有些公园配备了很好的无障碍设施,但残疾人每次使用,还必须特意提前沟通,“使用感受不够好”,也会因此被筛除。

    最后一轮的决定权在于由这8家单位代表及志愿者、高校无障碍专家、媒体代表和残疾人代表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他们重新对44家入选示范点进行严格审定打分。

    出行无障碍

    一部轮椅可坐遍地铁

    5月13日,武汉市肢协组织30多位残疾人到武昌区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参观。全程乘坐轮椅出行的残疾人肖正桥激动地表示:现在武汉市无障碍设施非常方便,我坐着轮椅就能游遍武汉三镇,感觉特别高兴。

    肖正桥家住青山区仁和路,出门就是地铁站。他说,虽然坐着轮椅,但他几乎天天出门,几乎逛遍了武汉的一些重要景点。“我从家里到地铁站只用10分钟,进了地铁站,乘坐无障碍垂直电梯到站台,地铁来了上下非常方便。”

    肖正桥说,乘坐轮椅出行,自己最怕的就是台阶,怕要上台阶的时候几个人抬。“残疾人出行最畅快的就是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够到处走,随意地看。现在,武汉的无障碍设施,让我的这个心愿达到了,特别高兴。”

    沟通无障碍

    看病还有手语“翻译”

    武汉市第一聋校的聋人教师程顺体会到的是信息无障碍和沟通无障碍带给他的改变。“因为我听不见,说不了话,以前我生病了去医院,必须父母陪同,但现在可以自己去了。”

    上周,程顺到武汉市第一医院看病,从1楼到4楼,都有懂得手语的护士为他提供指引。得知他的情况,该医院手语导医义工队队长赵洪玮全程为他充当手语“翻译”,进行核酸检测、请医生问诊、拿药,一路“顺畅”。在残疾人取药专用窗口,程顺拿到了医生为他开的药物,整个过程不到1个小时。

    赵洪玮说,他们的手语导医义工队全天都有懂得手语的义工在岗,只要是聋人朋友需要就诊,也都会安排手语“翻译”全程陪同。“现在,我们手语义工群里已经有了300多位聋人朋友,他们要就诊,可以直接和我们预约,看病就更方便了。”

    英雄武汉正是大爱之城,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关心残疾人民生、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始终秉持“重看一眼、厚爱一层”的特殊情怀,始终把残疾人这一困难群体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努力推动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加快得到实现。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每一位社会成员走出家门、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重要条件。

    吁请社会各界为残疾人兄弟姐妹多行善举、多伸援手、多施爱心,用真诚点亮他们的希望,用真情抚平他们的惆怅,用真爱弥补他们的遗憾,用真挚放飞他们的梦想,与他们平等共享幸福美好的人生时光。    

    附 2021年武汉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点”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东湖绿道

    武汉图书馆

    武汉“市民之家”政务服务大厅

    汉口江滩

    黄鹤楼景区

    湖北省图书馆

    永旺梦乐城(金桥店)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武汉园博园

    晋合世家(建设大道1051号)

    汉街万达电影院

    宜家荟聚购物中心

    解放公园

    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

    湖北省博物馆

    汉口文化体育中心

    解放公园路

    武汉天地商业街

    硚口区六角亭街聋人健康手语角

    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琴台站

    辛亥革命博物馆

    新洲区人民广场

    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体育中心站

    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徐东站

    M+购物中心

    江汉区政务服务大厅

    武汉江夏中山舰旅游区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武汉站

    楚河汉街步行街

    湖北洪山宾馆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