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工作动态
市法院发挥信息化优势 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引擎”
2020年以来,市中级法院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积极探索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对标上海、广州等全国一流,结合武汉实际,从改善诉讼服务体验、优化审判执行流程、增强司法监督与公开等,利用科技力量优化营商环境。近日,市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标志着武汉法院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法院前列。
注重改善诉讼参与人体验。弘扬“店小二”精神,以企业评价和市场主体感受为第一感受,让服务对象切实感受到营商环境的改变。打造“全域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新诉讼服务中心,开设诉讼服务自助“超市”,为当事人、律师提供十余项自助立案、阅卷等服务,对接湖北移动微法院,实现跨域立案、网上查询阅卷等功能,建设诉讼费一案一账户管理系统,实现在线缴退费,努力呈现“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的全域诉讼服务新体验;升级武汉法院诉讼服务网,为律师提供立案、缴费、阅卷、庭审的线上专属服务,完善证据交换、庭审避让、联系法官等特色功能,着力改善问累、跑累、诉累等问题,使律师能够更好地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全市法院建成42个互联网法庭,支持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利用互联网端设备在线参与庭审,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不断优化审判执行流程。利用科技手段切断利益驱动源头,推动“找关系”向“讲法治”转变,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全面落实以随机分案为主的分案规则,从机制上增加约束力和公平性,从源头上杜绝人情案、关系案;建设分调裁审分流平台,实现繁简分流,快审速裁,完善行业调解、特约调解以及金融案件、消费者权益、环境资源等类型化调解;积极推进全流程网上办公办案,以电子卷宗为依托,充分借助类案智推、关联案件查询、恶意诉讼识别、要素化审判、文书自动生成、网上公文流转签批等技术,提升办公办案质效;建设集约化事务中心,通过服务外包,建设诉讼材料收转发平台、综合送达平台、司法鉴定委托网络办案平台、执行事务集约化处理中心,大量减少事务性工作;助力建立执行新模式,改变以承办法官为核心的传统模式,在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应用平台基础上,从执行立案、网络查控到执行通知送达,实现专人专岗,标准流程运转。
协助完善司法监督与公开机制。对标世行标准和国际惯例,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找差距、抓改进,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依托大数据,建成“武汉法院营商环境互联网公开平台”,对标世银评价标准,实时发布与法治营商环境“执行合同”“办理破产”指标密切相关的四类重要数据,发布法院出台的各类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以及法院新闻、典型案例,武汉系继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法院之后全国法院第四家、中部地区第一家发布营商环境数据公开平台的法院,受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社等全国及省市媒体关注。建设院庭长监管平台,完善“四类案件”管理平台,提供可视化监督界面,自动对审判数据进行分析提取,监督案件办理,不断利用科技手段加大监管力度。在审判流程系统中对涉企案件办理各个环节嵌入经济影响评估制度,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我就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推广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
实时热点 2024“荆楚最美基层民(辅)警”...
实时热点 山寨App的圈钱圈人套路,你避开了...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推进高效能...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实行地方融...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加强地方融...
实时热点 “这是有温度的就医快速通道”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夯实高标准...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