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风险提示
网络招工也有“坑”,求职应聘须谨慎
正值招聘求职旺季,线上招聘火热进行,不法分子利用网友急于求职的心理,处心积虑挖“坑”,假借招聘名义实施诈骗。“手工活外包,工资日结”招聘广告截图第一“坑”:“手工活外包,工资日结”。
在家带娃的孙女士近期收到一条招聘短信:“简易的手工活外包、工作时间灵活不受限、工资在货物回收后立马结算……”“招聘介绍上说工作难度不大,在家带孩子时做特别适合。”按照要求,孙女士填写了求职信息,联系了负责人。负责人告诉她,求职必须微信私聊,于是二人添加了微信好友。这位负责人称自己也是一名宝妈,还要孙女士查看她朋友圈里的动态消息。
“长达半年的朋友圈里,基本上都是介绍手工制品如何发货、又有新求职者加入、发放工资的截图。”孙女士说:“这些信息打消了我的疑虑。”当孙女士询问如何入职时,该负责人提出,为了防止违约,需垫付一定货物金额。“金额还不能微信直接转账,我分别发了4次红包,总计658元。”孙女士说。
很快,孙女士收到货物,制作完成后,当她询问如何返还作品时,却发现联系断了,群内也没有发布动态。“多方联系都没有结果,家人和我都意识到被骗了。”孙女士告诉记者。
套路分析:“网络招工诈骗主要是利用了当前工作难找,求职者急于挣钱的心理、居家全职的状态。”办案的李警官介绍,招聘方会向求职者布置任务,初期任务简单,很容易完成,但后期任务难度大幅提升,一般人无法完成,而招聘方以此为由拒退代理费。由于损失金额不大、欺骗性较强,很多受害人往往选择自认倒霉。
警方提示:网络求职者一定要选择信誉度高的专业网站,如果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要求缴纳代理费、培训费、保证金等条件的招聘广告,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汇款。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毕业生,小心这几类求职陷阱!
实时热点 日赚万金“馅饼”背后,必然是个巨大...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深化国内贸...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夯实国内贸...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建立健全中...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完善国内贸...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