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216家医疗机构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服务

发布时间: 2021-10-18 | 来源: 长江日报 | 访问量: 9419

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开设老年患者用药咨询窗口、在智能设备区域安排人工值守……10月14日是第九个老年节,笔者从武汉市卫健委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武汉市正在有序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有216家医疗机构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

    武汉是全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市常住人口1232.65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12.44万人,占总人口的17.23%,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5.62万人,占总人口的11.81%。为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帮助老年人乐享晚年生活,武汉市积极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和《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老年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全市216家医疗机构积极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市东湖医院、市六医院等老年病医院开展老年健康综合评估工作;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市第一医院等综合医院积极推进老年病科建设;各医疗机构开展智慧助老行动,优化流程,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方便老年人就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试点,方便就近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28家医疗机构、护理院和医养结合等机构开展安宁疗护试点,提供缓和医疗与安宁疗护服务。

    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武汉养老金水平连续17年提升,确保按时、足额、准确发放。同时,全力保障医疗保险待遇,为健康养老“兜底”。目前,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016.69万人,其中60岁以上参保人员193.04万人,占总参保人数的19%。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等重点对象和低收入困难对象、支出型贫困家庭的老年人全部纳入救助范围,政策覆盖率持续稳定在100%。与此同时,31个门诊重症(慢性)疾病纳入门诊待遇保障。

    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855处,其中养老机构275家,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580处,养老床位总数达到10.6万张,居家社区机构一体化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初具规模。养老机构通过自建医疗机构、选址毗邻医疗机构或就近与医疗机构签约的方式保障入住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实现了医养结合的一体化。

    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方面,武汉市建起2259所老年大学,长年举办老年人喜爱的戏曲、乐器、摄影和美术等多种培训班,满足老年人文化生活需求。全市15个文化馆、169个街(乡镇)文化站、3184个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对老年群体免费开放。2020年,我市文化馆(站)共举办培训班2837次,针对业余文化团队培训达10.19万人次,老年人是其中的主要对象。同时,积极打造数字文化云平台,为老年人群文化生活提供便利,“云阅读”“云图听书”等数字图书馆的海量资源,能满足老年读者的各种不同的需求,各大艺术院团推出的“云上剧场”为老年人提供足不出户看大戏的机会。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