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大学之城全力把民生实事办成办实

发布时间: 2021-11-30 | 来源: 长江日报 | 访问量: 21066

今年11月,两次寒潮南下,水电气安全保供和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牵动着各方的心。洪山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民生无小事,狠抓水电气安全保供和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全力推动实践活动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老旧小区是各类民生问题集中频发地,针对突出问题,今年,洪山区实施6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254栋、10732户。结合改造工程,有针对性地解决居民遇到的个性和共性问题,尤其注意破解水电气方面的难题难点。截至目前,洪山区老旧小区已有17个小区涉及二次供水改造,42个小区涉及雨污分流改造,77个小区涉及强弱电改造,24个小区涉及天然气改造。改造后的小区将更安全,水电气供应也将更稳定。

    一点一滴显初心,针对困难群体,全区各街道社区、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携起手来,汇聚强大合力,全面满足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困难妇女、农民工等困难群体在生活保障方面的合理诉求,营造温暖的社会关爱氛围。

    接下来,洪山区将继续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群众反映的集中问题改起,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一步提升办实事的质量水平,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洪山区民生保障突出重点

    着力破解老旧小区水电气难题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保障居民用水、用电和用气需求,是洪山区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件民生大事,全区上下以老旧小区为重点,破解居民面对的水电气难题,广受群众好评。

    拆除“蜘蛛电网” 党建引领旧改工程

    “我们这个小区的旧改工程能够顺利推进,得益于党建引领,形成了‘支部带头、党员担当、群众动员、小区自治’的治理思路。”日前,随着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关山街康居园社区书记程世海不无感慨地说。

    康居园小区位于洪山区关山街,建成于1999年,建筑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有38栋住宅楼,97个单元,共1637户。

    自改造工程启动伊始,洪山区有关部门和街道、社区组建旧改“红色攻坚队”,建立共建共治基础和信息沟通平台;组织社区自管党员骨干和下沉党员志愿者,组成多支入户调查分队,采用划片包干、包户到人的方式,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促进社区治理水平提升。

    洪山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坚持推动旧改工程的过程中把群众需求、工程进展和为民办事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老旧小区延伸的基础上,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和基层治理难题。

    经过细致调查摸底,旧改工程首先将目标瞄准了康居园小区“线乱拉”问题。工程人员经实地踏勘后发现,小区进门处和各个楼栋随处可见杂乱的强、弱电线网,整个小区仿佛被“蜘蛛网”牢牢网住。

    “必须要将全部强、弱电电线入地,以后小区里头再也不见‘蜘蛛网’,还居民们一条美丽天际线。”洪山区房管局工程管理办主任陈杨说。

    11月24日下午,康居园小区内部靠东北的部分区域还在进行地下沟槽施工,未来这里就将是入地的强、弱电电线和电缆的“家”。陈杨说,小区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完成了地下沟槽和廊道的施工,目前也已完成了回填和硬化。

    为保证居民网络使用体验,工程还采取“先新建、后拆除”的模式进行建设,可大大缩短用户断网时长,改造后对提高网络质量有较大的帮助。此外,还采取一家运营商牵头模式建设,减少各运营商协调事宜,同时降低改造难度,能更好地把控改造周期。

    治住恼人“三水” 居民开心叫好

    漏水、停水和下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打交道最多的“三水”问题,而在老旧小区中,这三类问题更为常见。建成于1999年的江宏花园A区位于洪山区洪山街,共有13栋住宅楼,30个单元,437户。

    据施工单位市政机械化施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小区主要存在房屋漏水渗水,管网腐蚀破裂严重、消防设施缺失,楼梯间线路乱搭乱接和混凝土路面局部破损严重等问题,其中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漏水和停水的问题。

    在江宏花园小区A区居住了20年的阮怡说:“以前因为水管爆裂小区三天两头停水,最顶楼住户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很多楼顶户的家里都发霉了。”

    针对这些问题,洪山区房管部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梅雨季节来临之前对每个单元增加了水阀,在楼顶铺设了防水层、隔热层以及一层混凝土保护层,防止雨水渗漏,同时进行了管网改造和供水改造,实现小区雨污分流,在梅雨季成功经受住了考验。

    在洪山区张家湾小学宿舍,居民反映室内下水管长期堵塞,存在排污不畅问题。居民室内问题原不在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内,但为了帮助群众解决突出问题,洪山区统发投公司组织各参建单位反复协商,拿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把锈烂的铸铁管改为PVC管,并接引至室外污水管网,彻底解决排污不畅问题。为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改造过程中,区统发投公司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把握工期,文明施工、不扰民,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把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告别“扛罐上楼” 迎来天然气到家

    随着炉灶内出现蓝色火焰,洪山区洪山街成宝社区采荷居小区告别了“扛罐上楼”的历史,正式迎来了天然气时代。

    为助力采荷居老旧小区改造,洪山街、成宝社区和武汉市天然气公司密切配合,成功地让采荷居小区居民用上了天然气。

    采荷居小区是个老旧小区,房屋结构复杂,老年住户较多,且无物业管理,小区共有百余户居民此前使用煤气罐,这次希望安装天然气。在得知居民的诉求后,武汉市天然气公司与街道、社区等取得联系,经过及时的上门踏勘,确认有97户符合施工挂表要求,并立刻组织施工队施工。

    家住武汉市洪山区采荷居的张先生,在天然气开通前忙着收拾家里的煤气坛子、蜂窝煤炉子。一直在使用坛子气与煤炉子的张先生表示,一坛子气只能用不到一个月,价格不低,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所以,这么多年来,家里一直是煤炉子和坛子气混着用,“现在天然气装好了,以后再也不需要它们了!”

    ■ 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在办实事中让群众利益最大化

    解决出行困难从细微处着手

    11月20日,三弓路(团结大道-沙湖港北路)正式通车。该工程由武汉市洪山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南起于沙湖港北路,北至团结大道,全长482米。

    道路工程相关负责人张文峰介绍,道路红线范围内存在自来水管道、架空电缆,建设过程中洪山建投公司积极与水务、电力等单位沟通,积极推动迁改工作;同时公司多次与周边单位和小区对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开设道口,完善了道路的使用功能。

    “这段道路通车后,居民去金地广场、地铁4号线园林路站不绕道了!”张文峰表示,上述路段打通了区域道路“微循环”,服务了沙湖港湾、东湖城一期、东湖城二期、沙湖港北路公共停车场、团结公园等多个小区和单位,为周边居民出行提供便利。

    11月16日,往返天兴洲至青山镇的临时摆渡车开通。洪山区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原来负责两地通勤的交通方式为轮渡,但因该轮渡开始了为期近2个月的船舶中检,轮渡航线暂时停止运营。

    为保障天兴洲几千名村民正常出行,洪山区城管执法局此前多次联系市、区有关单位,根据天兴洲村民出行需求,制定交通保障方案。目前,一天有5趟摆渡车往返,为天兴洲村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村民们纷纷为政府部门的这一举措点赞。

    关爱妇女儿童见实效

    “非常感谢洪山区妇联举办的这场关爱女大学生的线上就业招聘会!公司性质和招聘岗位一目了然,很多岗位是优先招聘女大学生的,而且我感觉线上招聘的效率还要高于线下招聘。”近日,武汉理工大学的刘同学笑着说,参加完网络招聘会后,在投递简历后24小时内,她就收到了企业的面试通知,既惊喜又开心。

    洪山区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向女大学生的线上就业招聘会,访问点击量达到123978人次,是去年的2.2倍。应聘人数达10267名,是首届的近2倍。在线参加面试人数3279人,达成意向签约2179人。

    在加强对女性群体的关心外,洪山区团区委还有针对性地开始了“暖心驿站”青少年周末托管行动,在周末时间组织青少年参与运动健康、亲子关系培养、兴趣启蒙、科普创新和文化体验等活动,把群众的需要办成惠民的实事。

    团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暖心驿站”青少年周末托管行动项目启动至今,共吸引了52名青少年报名,主要包括金鹤园社区及周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和困难双职工家庭子女,持续开展了9个周末的托管服务,累计开展主题活动14场,服务青少年351人次,在解决基层困难群众孩子托管难题、切实减轻青少年学业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等方面起到了明显实效。

    帮扶困难群体力求“精准”

    保障困难群体的生活,是洪山区久抓不放的一项工作,区关工委牵头召开由14个部门参加的联席会,制定了《关于推进洪山区困难青少年精准帮扶的实施方案》。据介绍,今年以来,精准帮扶活动已从各种渠道募集资金109500元,为辖区困难青少年送去关爱,帮助经济困难的家庭子女完成学业。

    区妇联联系温州商会妇女联合会,为洪山区环卫工和医院保洁人员捐赠千余件冬衣,为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捐赠436套价值5万余元爱心校服,为武汉市盲童学校捐赠520套价值近6万元的爱心校服。联系7名巾帼爱心人士,为武汉禧乐儿童康复中心捐赠1万多元的爱心款及数万元爱心物资。向6名春蕾女童捐赠3000元爱心助学金。继续为近600名女性购买特定医疗安康保险,帮助申请理赔金3万余元。关爱聋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有需求的师生提供一对一的个体心理咨询服务3次。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