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九旬教授维权全部胜诉获赔70多万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玉莹)12月6日上午8时刚过,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又开始忙着修订《楚国的货币》一书。满头银发的他,一边看书,一边用手指缓慢地敲击电脑键盘。
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赵德馨,1998年退休后笔耕不辍,2018年获得第二届“荆楚社科名家”荣誉称号。鲜为人知的是,老人对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打起了官司且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
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老人谈起维权缘由,仍然很气愤:“把我100多篇文章收录(到)数据库,还通过电脑、手机这些端口来传播,不仅不告诉我,读者包括我自己下载还要付费,我本人却从没拿到过一分钱稿费。”
“为什么我创造的知识成果得不到尊重?”2020年8月,老人选择了维权。记者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得知,赵德馨状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知网”运营方)的案由,多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
赵德馨撰写的论文《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刊发在《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4期,该文后被中国知网收录。2020年12月30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赔偿赵德馨经济损失2800元及维权合理开支534元,共计3334元。
记者查询当期《中国经济史研究》,看到上面写有: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一次性给付。作者如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书面说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法院认为,期刊的说明不具备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使用的效力。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时也陈述,期刊通过稿约单方声明不足以证明从作者处取得了涉案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及转授权的权利。
12月6日,记者登录中国知网检索系统,在作者栏目输入“赵德馨”、作者单位栏目输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检索期刊上赵德馨的论文,显示结果为“0”。老人告诉记者,中国知网已经不再收录他的文章,收录的都下架了。
“赵德馨教授的胜诉,既是为广大作者讨说法,也会影响有关期刊数据库的商业流程,促使他们更加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万勇表示,很少有学者这样去维权,为赵德馨教授的行为“点赞”。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推广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
实时热点 天降白酒大单?小心背后陷阱!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武汉工人有力量
实时热点 @毕业生,小心这几类求职陷阱!
实时热点 日赚万金“馅饼”背后,必然是个巨大...
实时热点 当心兼职陷阱!青海互助一女子被骗9...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