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风险提示

请广大市民认清非法集资四大常见手段

发布时间: 2021-12-17 | 来源: 长江日报 | 访问量: 8708

“学法用法护小家防非处非靠大家”,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处非办)提醒广大市民,尽管不法分子不断变换非法集资的马甲,但只要认清非法集资的四大常见手段,就可以有效规避非法集资陷阱。

    承诺高额回报是非法集资第一大手段。不法分子为吸引群众上当受骗,往往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通过暴利引诱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当年回报率超过6%时,就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

    编造虚假项目是非法集资第二大手段。不法分子往往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三农建设、国外高新科技研究成果等旗号,以高新技术开发、以房养老、区块链等热点为马甲,编造虚假项目,并以订立合同为幌子,骗取社会公众投资。有的不法分子还假借委托理财名义,故意混淆投资理财概念,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等新名词迷惑社会公众。

    不法分子还特别擅长利用虚假宣传不断造势。为骗取社会公众信任,不法分子经常采取聘请经济学家、社会知名人士代言,在正规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骗取社会公众投资。近年来,不法分子还利用网络虚拟空间将网站设在异地或租用境外服务器设立网站进行宣传,聘用业务员打造“口碑陷阱”,在QQ群、微信群等通讯工具上借由投资教学、互助学习等名义推广非法集资产品等。一旦被查,便迅速关闭网站,携款潜逃。

    非法集资的第四大手段就是利用亲情诱骗,即利用参与者的亲友关系网,用高额回报诱惑社会公众参与投资后,一些集资参与人员在有意或无知的情况下,间接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朋、同学或同乡参与非法集资。

    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处非办)提醒广大市民,非法集资往往综合利用以上手段,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8009370号-3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8009370号-3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