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民诉改革先行先试 多元高效化解纠纷

发布时间: 2021-12-21 | 来源: 长江日报 | 访问量: 11228

试点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以来,武汉两级法院主动强化组织管理、健全工作制度,坚持依法创新,将繁简分流改革、“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两项工作融合,全力保障试点工作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推进。全市法院审判资源配备更趋优化、审判工作质效持续提升、便民惠企作用愈发凸显,民诉改革效果初步显现。

    ■ 智慧诉讼 惠及群众

    “以前到哪里起诉就要到哪立案,如今只要在家门口的法院提出申请,管辖法院通过在线平台接收诉讼材料,当事人就能得到立案通知,成功实现跨域立案。”武汉中院法官介绍。

    为实现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腿,武汉两级法院提档升级,目前已建成56个互联网法庭,满足线上立案、跨域立案、在线缴费退费、查询阅卷、互联网开庭等需求,做到诉讼服务24小时不间断。

    依托武汉中院诉讼服务中心智能导诉、约见法官、自助阅卷、文书辅助填写等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试点以来,全市法院在线立案率约44.9%,在线庭审适用率约15.9%,电子送达适用率约63.4%。在去年全国法院诉讼服务年终质效评分中,武汉中院名列全国中院首位。

    ■ 巧用“减法”提质增效

    “适用独任制审理案件,对我们二审法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武汉中院立案一庭法官李钢介绍,“去年5月初,庭里就对二审独任法官进行业务培训及专业指导,我个人第一批适用独任制审理的60起案件,平均结案时间提速接近法定审限的一半,这在改革之前是很难完成的。”

    如何在简化程序的同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武汉法院不断探索优化司法确认程序、完善小额诉讼程序、完善简易程序规则、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健全电子诉讼规则,结合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以“人工+智能”辅助办案,实现解纷提速的同时,让当事人以最低的诉讼成本获得最快的权益保障。试点以来,全市法院小额诉讼平均审理天数为30.75天,大幅缩短结案时长,初步实现了“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改革宗旨。

    ■ 多元解纷 特色纷呈

    在解纷过程中,专业高效的调解团队起到关键作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武汉两级法院将工会、律协、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及退休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纳入特邀调解名册,加强管理、培训和指导,“金牌调解”作用逐渐显现。试点以来,全市法院诉前委派调解纠纷化解率43.77%。

    2020年5月,武汉中院邀请知名律师担任特邀调解员,搭建在线调解室,立案前一次性化解12件侵害商标专利权纠纷,被告当场转账支付赔偿金。为消除纠纷“后患”,经申请,其中3案免费予以司法确认,武汉中院由此在全国中级法院中较早实现司法确认“零的突破”。

    与此同时,依托“互联网+”强化在线指导,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在线调解平台解决纠纷,调解成功后即可在线申请司法确认,实现纠纷化解与司法确认“零跑腿”。

    在江苏某公司与武汉某医疗科技公司技术合同纠纷一案中,武汉中院创新采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突破时间、空间局限,在一方当事人不在武汉的情况下,化解纠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