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政策法规 >信用知识

多措并举普及金融知识 精准发力提升金融素养

发布时间: 2022-01-18 | 来源: 长江日报 | 访问量: 185075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组织辖内分支机构和金融机构开展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系列宣传,以社会公众的金融需求为导向,将重点宣传与特色活动相结合,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进行全面宣传,深入校园、社区和革命老区等开展特色宣传活动,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宣传针对性,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

    ■ 深入薄弱环节 金融宣教入脑入心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指导辖内金融机构从社会公众金融知识普及薄弱领域出发,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特点在全民普及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校园、社区、革命老区进行侧重宣传,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中,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多措并举组织开展了各类特色活动。进校园,利用金秋开学季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组织金融机构深入校园采取“以案说险”的方式,普及远离“校园贷”“套路贷”等知识,帮助学生群体不断提升防骗防诈能力。进社区,联合辖内金融机构志愿者走进社区,通过案例讲解非法金融活动的特征、常用手段、高发人群、防范技巧和惩戒措施,为居民开展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内容的宣传。进革命老区,依托央行法律服务站“红色漂流瓶”活动,在央行青年志愿者开展红色金融知识宣传时一同深入革命老区所在乡镇,增强留守老年群体的防骗意识,打通偏远地区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路径。

    同时,点面结合、通畅宣传渠道。一方面充分发挥银行网点宣传阵地优势,通过显示屏及厅堂视频滚动播放宣传口号,网点厅堂内张贴主题海报等,充分利用客户办理业务等待时机,开展沉浸式宣传。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宣传优势和数字化手段,开展线上宣传,通过微信视频号开展防范金融风险直播大讲堂,在直播课堂融入抽奖环节吸引群众参与互动,提高受众甄别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

    ■ 深化警银协作 打击涉赌涉诈犯罪

    该部充分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桥梁作用,助力形成以公安、金融、电信为主,全社会群策群力、联防联控的反赌反诈新格局。

    密切协作,警银联动。与市公安局建立协作机制,在全国范围内首创武汉市反诈反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银行机构实时或批量核查客户信息、移送可疑线索及公安部门向银行机构提供犯罪线索等功能。自2021年11月该平台正式运行以来,已有26家银行接入。

    严防严控,防范风险。2021年,该部向辖内银行机构部署“断卡”行动相关工作,并在辖内开展支付结算领域涉赌涉诈风险核查,督促辖内银行机构查漏补缺,全面构建防赌防诈安全网。联合市反诈中心对年初涉案个人账户较多的金融机构进行现场督导,较好地遏制了涉案账户高发态势。

    为进一步加大反赌反诈宣传覆盖面,提升宣传效果,增强易受害群众靶向宣传针对性,该部还通过丰富的宣传形式,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全方位开展“拒赌防诈 安全支付”主题宣传。

    在10余家高校开展“拒赌防诈 安全支付”宣传高校行活动,开展防范金融风险专题讲座。扩大金融素养提升教育试点范围,向33所初中在校学生普及金融知识,特别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在该部微信公众号连载宣传视频。多次深入社区对老年人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持续开展支付宣传“地铁行”“广播电台每日播”活动,受众群体达300余万人次。 

    ■ 警惕“征信修复” 正确认识信用报告

    近年来,部分机构和个人利用消费者缺乏征信知识和法律常识的弱点,混淆征信异议、信用修复概念,以所谓“征信修复”“征信洗白”名义骗取钱财。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提醒大家,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都无权随意更改、删除信用报告中正确展示的信用信息;征信系统不存在“修复”的概念,网络上关于个人征信可以“修复”的说法属于虚假宣传;凡是声称合法的、商业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请广大市民擦亮眼睛,警惕“征信修复”诈骗,守护您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违规机构开展所谓“征信修复”大多通过教唆个人伪造各类法律文书、证明材料,用“非恶意逾期”或“不可抗力”等理由无理申诉、向监管部门恶意投诉,以向信息提供方或监管部门施压达到删除不良信息的目的,此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类似案件中,部分机构除了骗取信息主体的“代理修复费用”,还利用非法收集的信息主体银行卡、手机卡以及个人敏感信息等从事电信诈骗、洗钱、冒名网贷等犯罪活动,为其犯罪活动提供“替身”和便利,给信息主体个人隐私、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严重侵扰了征信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秩序。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提醒大家,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等规定,如果您认为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信用报告存在错误、遗漏之处,可向放贷机构或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出异议申请,受理机构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为给予信息主体重建良好信用记录的机会,《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还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因此,出现不良信息后,应及时还款,终止不良行为;存在异议的,可通过正规渠道维护合法权益。

    此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批时,将根据信息主体的资信状况、失信程度以及机构自身内部风险控制政策及手段措施,进行全面综合分析评估。信用记录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但绝非决定性的、一票否决式的准入条件。请广大群众要理性认识信用报告上的不良信息,不要过度解读不良信息的负面作用,并在以后的信用活动中,积累良好的信用记录。

    人民币小课堂

    辨识真假币有办法

    一摸:触摸多处有凹凸

    用手指触摸票面正面毛泽东头像,国徽、“中国人民银行”行名、装饰团花、右上角面额数字、盲文面额标记等,有明显的凹凸感。

    二转:转动钞票看两处

    1.转动钞票观察,票面正面中部面额数字会变色。100元、20元和5元由金色变绿色,50元和10元由绿色变蓝色。

    2.转动100元、50元、20元、10元钞票观察,票面正面右侧的安全线颜色由红色变绿色。

    三透光:透光观察看三点

    1.看水印是否清晰

    水印在票面正面左侧空白处,透光观察,能看见立体清晰的水印图案。100元和50元的水印图案为毛泽东头像水印和面额数字白水印,20元、10元、5元和1元的水印图案分别为荷花、月季花、水仙花、兰花及相应的面额数字白水印。

    2.看对印图案是否精准重合

    对印图案在票面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透光观察,其正背面图案组成一个完整的面额数字,图案精准重合。

    3.看镂空文字

    镂空文字在100元、50元、20元、10元票面正面右侧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中,透光观察,能看见安全线上正反交替镂空的“¥100、¥50、¥20、¥10”货币符号和对应的面额数字。

    虚拟货币骗局要警惕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侵害公众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管部提醒您:

    1.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来历不明App,不与他人屏幕共享。

    2.不要接听以“00”“+852”开头的境外诈骗电话。

    3.不要相信所谓“××币”官方客服人员。

    体验数字人民币不要急

    近期湖北辖内接连发生多起以诱骗受害人体验数字人民币、冒充公检法人员要求转账等形式实施诈骗案件,给受害人造成财产损失。

    目前,湖北省不是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全省银行机构也不开办相关业务。请大家时刻保持防骗意识,对陌生来电和短信不轻信,可疑链接不点击。

    人民币图样勿乱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九条“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中第三项“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用品、票券上使用人民币图样。

    拒收人民币属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拒收人民币现金损害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影响了人民币正常流通,不利于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

    任何单位和个人存在拒收现金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支付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同当地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