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湖北新闻

他给城市“提建议”为什么总那么准

发布时间: 2022-02-24 | 来源: 长江日报 | 访问量: 11778

“如果不能加装电梯,不更换老化下水道,安装了消防设施而不通水……仅仅是重刷外墙、修补道路,改造的实质意义并不大。”上周,针对老旧小区改造,胡全志和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同事前往江岸区台北街道和美社区调研,回来起草了一份4500字的建议,提交给市政府参事室。参事室完善建议后,将呈送市政府。

    今年65岁的胡全志多年来通过政府公开渠道和本地媒体给武汉城市建设“提意见”,给出的解决办法经常被政府部门采纳。为此,他连续多年受聘为武汉市政府参事。

    胡全志发现的问题受到市民关注、社会欢迎。同时,他提出的解决办法对政府部门的帮助很大,落实率高。这是什么原因呢?连日来,长江日报通过持续采访“解码”胡全志。

    ■ 他关心城市关注生活

    提出的建议有根有源

    从教师岗位退休的胡全志如今和妻儿住在汉口老城区一套两居室里。

    2月21日下午,记者找到胡全志住的旧居民楼,登上天井里的水泥楼梯,进入他家中。他家的客厅不大,采光也不是很好。窗台上的鸟笼里,一只八哥突然开口“咕哝”起来。胡全志走上前,喊着八哥的名字,跟它打招呼。“走,走,去买菜。”八哥竟然模仿胡全志的腔调,一口武汉话,令人捧腹。

    胡全志从小在汉口公安路长大,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担任学生干部,热心参加街道义务劳动。青少年时期的胡全志就展现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热忱。比如,看一场电影,他会关注影片里的道具是否符合时代特征,多次给电影制片厂写信,指出其中“穿帮”“不实”的细节。

    胡全志高中毕业后下放农村,当过民办教师。1980年,他回城进入武汉工业锅炉总厂工作。之后,他在武汉机械报社上班。

    后来,胡全志进入武汉市第一技术学校(现为武汉技师学院)工作。1996年,他被借调到市委市政府信访办公室,开始接触市民的各种建议,深受“熏陶”和启发。其间,他频繁“提意见”。比如,他提出适度控建高层建筑的建议,理由是有安全隐患、光污染等。再比如,他提出当时的中山公园部分雕塑小品与原时代风貌不符。

    2001年,胡全志提出给古琴台大门“洗脸”、改造周边环境。很多市民都有印象,那时候,古琴台门前的长途汽车站和系列违建让武汉这一名胜的口碑不大好。

    2003年,武汉市政府研究室与本地媒体合作,向市民征集“十件实事”建议。胡全志一口气写了21条建议,经媒体转给市政府研究室,其中一部分建议被采纳。他因此被评为武汉市“十大热心市民”。2004年,他再度被评为“热心市民”。

    2006年,长江日报开辟“争做文明武汉人”征文专栏。胡全志写了一封读者来信,见报内容是“劝君早起5分钟,莫把公汽当餐车”。这是武汉市第一个在报纸上公开提出禁止在公交车上使用一次性碗筷的建议。之后,随着各相关部门联手治理,这种现象被遏制。

    “我看到一些社会上的瑕疵,不顺眼,就像看到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一样,就想指出、纠正。”胡全志说。

    妻子曾对胡全志抱怨:“儿子要中考了,你多留些时间关心儿子的学习吧。”于是,胡全志特意多抽时间去儿子学校,由此发现儿子身高超出同学平均水平,却坐着全班统一高度的课桌椅。经过走访,他发现全市普遍存在这种情况。于是,他写出“中小学课桌椅不能一律等高”的建议,被教育部门采纳,部分学校加以实施。

    “你是一个普通市民,对那些城市大事投入那么多精力干吗?”妻子曾经不理解地问胡全志。胡全志解释说:“我热爱自己的城市,有些话必须说,有些事必须做。”

    做市政府参事,胡全志每月可拿到四五百元津贴,除用在出门调研的交通费上,所剩不多。退休前,他都是利用工作之外的休息时间调研、写建议。退休后,他几乎是全职履行参事职责。

    记者问:“从物质回报上讲,您这样做值得吗?”胡全志说:“这样做对我个人来讲好像不成比例,但对城市来讲很有价值。”

    2002年,当时的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召开专家讨论会,动议实施“城市色”,就是把城市建筑涂成统一的颜色。胡全志连续发文表达疑惑:“武汉市需要‘城市色’吗?”“谁为‘城市色’买单?”他认为,“城市色”是城市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积淀的自然结果,人为制造“城市色”有违城市发展规律,反复“刷色”成本太高。文章置顶两个月,关于“城市色”的规划停止了。

    ■ 执着做一个懂行的人

    他的许多建言是“用脚跑出来的”

    “你问我,为什么我的建议总是那么准?总能提到市民心坎上?因为我的感受来自市民群众,我的声音就是他们的声音,我的建言是用脚跑出来的。”胡全志说。

    为了保护武汉大树资源,胡全志曾经跑遍汉口和汉阳,徒步考察街头树龄在七八十年以上的大树数量和生存情况。汉口解放公园路上形成林荫道的法桐究竟有多少棵,以前没人数过,他到现场一棵一棵地测量、数,总共有380棵。在汉阳大道至归元寺南路的一条小路(现名为肖家湾路)与在建的归元寺北路交会处,他发现一棵野生构树,目测树龄在70年左右。随后,他分别向市、区园林部门反映,希望根据武汉市主城区古树资源较为稀缺的现状,对这类古树名木后备资源予以保护。2021年,他将自己对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的考察成果发布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获得园林部门积极回应及采纳。目前,园林部门已经开始对全市中心城区古树名木后备资源进行整理备案并加以保护。

    “没有对城市的热爱,谁会没事去数树呢?”胡全志说,“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管理人人有责。这些树是前人种的,后人有责任保护好,一代一代传下去。”

    2019年,胡全志向武汉市委、市政府报送了7篇建议。2020年,他报送了4篇建议。

    2021年,胡全志报送5篇建议。其中,“关于将烈女渡遗迹活化利用为旅游精品景点的建议”,是他多次前往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厂区,经过实地踏访,查阅诸多历史资料加以考证形成的。

    从近10年提交参事建议并得到批示的情况看,武汉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参事建议;而在落实方面,各部门态度积极,作风也更加务实。这么多年下来,胡全志的建言成果也越来越丰富。

    2019年和2021年,武汉市两次评选“最美林荫道”,市园林和林业局专门邀请胡全志担任评委。

    眼下,胡全志在思考的建议课题仍然具体、犀利、切实。其中,他关心的一个重点是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粉尘过多、噪音过大,居民盼加装电梯、更新下水道却没被列入改造计划。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胡全志和参事室同事前不久还前往江岸区台北街道和美社区就老旧小区改造进行实地调研。之后,他牵头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老旧小区改造水平的建议》,本月已提交给市政府参事室。

    ■ 一个个建议接连被采纳

    “我的生命也因此融入了城市”

    2011年12月,胡全志作为“热心市民代表”,由本地媒体推荐,参与当时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十件实事”检查落实情况。在由武昌回汉口的轮渡上,胡全志说:“武汉市许多决策有政府智慧、有专家智慧,但还少一些民间智慧。我建议从优秀热心市民、熟悉城市历史文化的市民中产生一批政府参事。”

    这一建议被市政府采纳。2012年,选聘“市民参事”施行。经过笔试、面试、考察,胡全志等3人从175名报名者中胜出。

    胡全志说,受聘为市政府参事的人要胸怀天下、情系百姓,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追求真理、敢于直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他的“敢于直言”为许多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所熟知。在参加一些政府部门组织的专家咨询会时,他往往会敞敞亮亮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就是在这样的较真中,胡全志的建议被采纳,一个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从2013年开始,胡全志连年受市委组织部考评办邀请担任考评专家。作为考评专家,他不仅善于发现问题,还善于拿出意见。这需要一种“心底无私天地宽”的问政勇气。担任市政府参事以来,胡全志先后被12个政府部门聘为社会监督员,充分行使政府参事的监督职责。

    “市民参事”胡全志始终自我定位于热心市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了“市政府参事”的身份就应当从琐碎小事中抽离开来。他说:“城市肯定了我的建议,采纳了我的建议,我的生命也因此融入了城市。我始终是这座城市的小小一分子。”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