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篾匠的孙子开了互联网公司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通讯员吴宁刚
“家是小小国,国是千万家。让我们走进尘封家史,共同感怀几代人血浓于水的家国情怀。”14日中午,武汉六中上智中学八(1)班教室里,这一周“口述家史”主题思政教育活动序幕拉开。
今年寒假以来,该校发起“走进尘封家史,感悟家国情怀‘口述家史’社会实践行”活动,动员全校学生通过影像记录、现场访谈、查找资料等调查形式,记录、梳理自己的家史,形成一份珍贵的家史调查报告。
一张张泛黄的家族照片,一个个有年代感的老物件,一段段跨越百年的历史回声……长江日报记者从学生们的一份份沉甸甸的家史调查报告中看到,有的学生记录了救国救亡、可歌可泣的革命家史,有的记录了一段梨园世家的艺术家史,有的记录了耕读传家的书香家史,还有的学生记录了自强不息的奋斗家史等等。
八(6)班学生许馨元在“口述家史”报告里,展示了一把饱经风霜的篾刀,由此翻开了一家四代人“扎根”武汉,与国家同频发展的故事。
许馨元的爷爷告诉她,老许家早几代都是汉川的农民,曾祖父1911年生,家贫,大字不识,农闲时做篾匠贴补家用。十五六岁,曾祖父只身来到武汉闯荡,租住在汉阳,编篮子、簸箕等,一根扁担挑到龟山,搭渡船过汉水到汉正街去卖。爷爷生于1947年,“长在红旗下”,高中毕业到武汉市轴承厂工作。爷爷回忆,曾祖父在他工作后给了他三样特别的礼物:一个煤炉、一段竹竿、一把当年从家乡带出来的篾刀。曾祖父说,煤炉寓意生生不息;竹竿象征着生活节节高;那一把篾刀代表着不忘初心,开拓进取。
“我的父母是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的一代。”许馨元说,父亲在武汉念完大学,进入了信息领域,现在经营着一家IP公司,母亲则在市儿童医院工作。疫情期间,他们一个请缨当志愿者,一个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传承家风,服务社会。“这些品质蕴藏在家族的血脉中,也将照亮我前进的道路。”许馨元说。
七(7)班学生丁煜玮与大家分享了爷爷难忘的求学经历。他说,爷爷出生于1943年。1955年,爷爷从六渡桥小学毕业,考取了武汉市第七中学。发榜那天,一家人高兴得到影楼照相留念。“曾祖父是孤儿,在风雨飘摇的旧时代,饭都吃不饱,儿子赶上了好时代,能考上中学,他非常骄傲。”
爷爷1961年高中毕业,考取了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国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爷爷完成学业。2013年3月,爷爷退休了,他上完最后一天班交接完工作,第二天就去武汉老年大学上课了。丁煜玮总结家史家风:“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
八(1)班学生廖紫涵从家史调查中发现,现年96岁的太外公原是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警卫连的连长,15岁参军参加了胡家台战斗。1945年6月,太外公在攻打随县吴家店战斗中身负重伤,右手中枪失去正常功能。他学习用左手写字,左手做饭,新中国成立后,也一直在努力工作。廖紫涵说,中国人重视血脉传承,所谓传承,绝不仅仅是财富,更重要的是精神。“这种非物质财富才是家里珍藏的瑰宝。”
七(4)班班主任、武汉市首届“最燃青年教师”付琳告诉同学们,家庭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走近自己的父辈、祖辈,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家庭的发展变迁,提炼家族的优良家风,感悟家国的命运与共,会更加激发我们爱家、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也激励我们不负嘱托,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该校校长王京良表示,思政课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这一次学生们深入了解、口述家史,老师做点评和引导,这样的思政课堂有亲和力,也有针对性。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天降白酒大单?小心背后陷阱!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武汉工人有力量
实时热点 @毕业生,小心这几类求职陷阱!
实时热点 日赚万金“馅饼”背后,必然是个巨大...
实时热点 当心兼职陷阱!青海互助一女子被骗9...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提升融资信...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