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监测 >营商环境建设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 2022-03-30 | 来源: 长江日报 | 访问量: 22840

2021年,全市交通运输行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全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社会物流达到4.1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超1500亿元,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持续降低,全年完成物流基础设施投资105亿元,全市新增A级物流企业60家;全年公路累计完成投资225.14亿元,总里程16509公里,公路网密度214.85公里/百平方公里。

    此外,所有持证残疾人均可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对标广州、深圳、杭州等先进城市,优化内部审批流程,推行业务协同机制,推进最优办理标准;推行32个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建设交通运输证件到期短信提醒系统,全年累计提醒记录达到16957次。

    经梳理,《武汉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改革事项清单》156项改革事项中,涉及交通运输部门牵头事项6个、责任事项32个。今年,武汉交通运输行业将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把握新时代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需求,对标先进一流,久久为功、标本兼治,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 简政放权 实施证照分离

    今年,武汉交通运输行业将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一窗通办”“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加快推进“跨域通办”。深化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探索在更多政务服务领域推广在线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应用。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做优做实已实施“一事联办”事项,巩固提升服务质效。逐步推动更多事项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推动“线上人工帮办”。加快实现政务服务移动办理。

    ■ 增强服务 实行“免批即入”

    全面实行“免批即入”。严格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行政审批与清单相衔接的准入机制,除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外,对清单之外的行业和领域全面实行“免批即入”。

    继续落实纾困贷款贴息政策。全面梳理使用财政资金支付的行政奖励、资助、补贴等惠企政策,编制和公布政策兑现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惠及更多中小微企业。

    开展联合验收“一口受理”,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方式。简化实行联合验收的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手续,试行对已满足使用功能的单位工程开展单独竣工验收。全面实行“免批即入”,简化水路运输经营相关信息变更办理程序。

    ■ 创新监管 健全信用修复机制

    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原则上交通运输行业所有行政检查事项应全部纳入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管理。修订完善“一单两库”。适时更新抽查事项清单、抽查检查对象库和检查人员名录库。  

    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对企业出现失信行为并按规定申请信用修复的,自接到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和复审,对符合条件的100%修复。

    深化招投标领域改革,清除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领域对外地企业设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探索建立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

    ■ 打破壁垒

    推进多式联运信息共享

    推进水铁空公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建设,打破制约多式联运发展的信息壁垒,推进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环节信息对接共享,实现运力信息可查、货物全程实时追踪等,促进多种运输方式协同联动。扩大口岸开放,加快汉南、金口港区泊位建设,争取年内申请验收12个泊位。   

    狠抓物流投资建设。推动京东华中电商产业园、汉口北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港等项目建设。实施《关于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发挥扶持政策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创建服务品牌,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全面落实物流发展支持政策,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实施《关于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信息对接共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加大物流企业培育力度,全年新增(升级)全国A级物流企业25家以上。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