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风险提示
“积分商城”不可沦为“宰人商城”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在某通讯公司的积分商城用“积分+现金”购物,同款商品的价格反而比线下超市和电商旗舰店更贵。消费者质疑话费积分到底有何意义?随后记者验证了消费者的投诉属实。
企业、商家推出积分商城兑换或购买商品,本是要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提高用户的黏性,甚至想以此吸引到新用户。而用户在企业、商家的“积分可以兑换商品”等宣传引导下,早已产生“积分可以当钱花”“商品部分价格能被积分抵消”“用‘积分+现金’购买的商品,比自己单纯地花钱买要便宜”等认知,这种认知不仅是消费者正常、合理的期待,也符合企业、商家想要达到的意图。
然而,当消费者用“积分+现金”在积分商城购物,价格比线下和网络购物都贵,且要贴上积分,积分“可以当钱花”或者说优惠与打折的功能,也就丧失殆尽,这是对消费者的误导甚至欺骗,交易明显不公平。早有专家指出,积分虽不能提现,但从它可以兑换礼品或抵扣部分价格来看,具有一定价值和虚拟财产属性。用了“积分+现金”购物,价格却比市场还贵,这恐怕是对用户的积分财产的剥夺。
退一万步说,即便用户的积分,仅具有使用全积分兑换商品的功能,不可以抵消商品部分价格,经营者也有告知义务,以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标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经营者如果未充分尽到告知义务,就对消费者形成了误导,甚至可能对消费者造成欺诈。
这些年,很多商家都推出了积分制,对于那些使用频繁、消费高的人而言,积分分值也会高得惊人。而一些积分商城的兑换商品或“积分+现金”购物,频频被指猫腻多,除了价格虚高,订单生成后不退不换、不提供发票、售后难有保障,甚至暗藏网络诈骗陷阱。这些都表明,形形色色的积分商城该受到严格监管了,不可任由其沦为“宰人商城”。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毕业生,小心这几类求职陷阱!
实时热点 日赚万金“馅饼”背后,必然是个巨大...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深化国内贸...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夯实国内贸...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完善国内贸...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建立健全中...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