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新居民找回老里分感觉
长江日报讯(记者乔驰 通讯员朱素芳 夏津明)每天夜幕降临之时,江汉区汉兴街道江汉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都会响起一阵脚踏缝纫机的“哒哒”声。去年11月起,社区居民吴慧梅几乎每晚都会来到这里,为这个新小区里的老街坊提供改衣服、打裤扁服务。
吴慧梅的缝纫服务点位于党群服务中心的一角,去年11月,江汉里社区在这里设了一个“街坊汇·便民服务驿站”,除了缝纫服务,这里引进一批手艺人为居民提供缝纫、开锁、修鞋、修伞、理发等服务。由于城市更新,这里入住的一批新居民又找回了昔日老里分的感觉。
江汉里社区是一个成立不到两年的新社区,辖区内唯一的江汉人家小区,常住人口5000余人。这里的居民大多是因城市更新,从汉口六渡桥周边的老里分搬迁而来。58岁的吴慧梅就是其中之一。
“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超四成,这些过去在老里分生活的老人们有勤俭的习惯,家里东西坏了都会修修补补后再用,但社区周边又缺少这样的服务。”江汉里社区党委书记任莲芳介绍,基于居民的这个特点,社区决定成立“街坊汇·便民服务驿站”,发挥居民的特长为居民服务。
通过走访,社区得知吴慧梅就有一身好手艺,便向她发出邀约,吴慧梅一口答应,把跟随自己30多年的缝纫机和锁边机搬进服务驿站。
17岁接触缝纫,从学徒到开店,吴慧梅一直与缝纫机打交道。2019年,因老房子和裁缝店所在片区启动旧城改造,她搬进了江汉人家小区,并找了一份学校后勤的工作。
6月7日晚7时许,吴慧梅坐在一台蝴蝶牌脚踏缝纫机前飞针走线,“端午节休息了几天,手上压了不少活”。
裤子打扁最便宜只要5块钱,改裤腰也仅需20元左右,与之前开店做生意相比,吴慧梅为居民们提供着微利服务。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短短一小时内,就有五六位居民拿着衣服前来,还有人一次性带了五条裤子前来打扁。
72岁的徐淑文2019年搬到江汉人家小区,她过去曾是吴慧梅裁缝店里的老顾客,“过去总是买布到吴师傅那做衣服,现在她虽然没空做衣服了,能找她缝缝补补、改改衣服也挺好”。
每天服务于这些过去的老街坊、现在的新邻居,吴慧梅说:“虽然有时感到累,但是很开心。”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天降白酒大单?小心背后陷阱!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武汉工人有力量
实时热点 @毕业生,小心这几类求职陷阱!
实时热点 日赚万金“馅饼”背后,必然是个巨大...
实时热点 当心兼职陷阱!青海互助一女子被骗9...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提升融资信...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