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工作动态
一起出店经营事件解决最快只要5分钟
长江日报讯(记者乔驰 通讯员朱素芳)6月23日下午,江汉区唐家墩街道智慧运营调度中心里,4名身着橙色工作服的调度员正在忙碌地操控电脑。他们正前方的一块大屏幕上,唐家墩街道的地图按社区划分为13个网格,橙色图标代表在岗巡查员实时位置,红色图标则表示该位置有需要处理的情况。
这个全市首个“智慧运营调度平台”目前正在江汉区逐步推广。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加强法治建设,提高数字化治理水平,不断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在管理难度大的地方引进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是破解城市治理难题的新尝试。”唐家墩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红兵介绍,唐家墩街道是江汉区北部商圈密集的街道之一,商业网点多、人口密度大。
为了提升城市治理的效率和精度,今年3月底,唐家墩街道作为江汉区首批“物业城市”试点,启用了“人机协同”的“全域智能运营”模式。其中,“智慧运营调度平台”就好比一个“智慧大脑”,负责统筹调度智能设备、巡查人员。
李红兵介绍,在重点区域安装的智能探头,以及在街面上巡游的5G巡逻车,可监控、识别、捕捉出店经营、垃圾箱满溢、共享单车乱停放等11种市容市貌问题,这样的画面又会实时上报到“智慧运营调度平台”,平台再以工单的形式派给离出现问题区域最近的巡查员。
“现在,一起出店经营事件从发现到解决最快只需要5分钟。”从事街道城管巡查工作5年的彭道胜说道,他负责着唐家墩街道八古墩社区的巡查执法工作。
彭道胜说,过去除了走街串巷主动找问题,巡查员还要“被动式”处理来自第三方检查平台、城管随手拍、市民投诉等渠道反映的城市治理问题。而在“全域智能运营”模式上线后,巡查队员发现问题的方式更为主动、及时。“目前,来自第三方检查平台、随手拍、市民投诉的案件比过去少了近一半。”
李红兵说,“人机协同”的“全域智能运营”模式开始运行后,城市管理数字化治理水平越来越高,街道也变得越来越“可知可感”,城市治理也逐渐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从被动反馈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
据了解,当前江汉区正在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未来,这种“全域智能运营”模式也将逐步覆盖全区,以智慧化的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水平。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推广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
实时热点 2024“荆楚最美基层民(辅)警”...
实时热点 山寨App的圈钱圈人套路,你避开了...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推进高效能...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实行地方融...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加强地方融...
实时热点 “这是有温度的就医快速通道”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夯实高标准...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