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诚信文化 >社会诚信文化

蔡甸正街社区共同缔造幸福家园

发布时间: 2022-07-29 | 来源: 长江日报 | 访问量: 14159

7月28日上午,克拉公馆小区里居民期盼已久的防高空抛物摄像头安装了,8个摄像头从不同角度“专盯”楼栋窗户和阳台,不留死角,守护着居民头顶上的安全。

    克拉公馆小区位于蔡甸区蔡甸街道正街社区。这个昔日的“问题”小区,在街道、社区及下沉党员的支持下,天然气通了,使用多年的临时电“转正”了,道路修缮了,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自全市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以来,蔡甸区蔡甸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凝聚优势资源、精尖力量多元共治,助力正街社区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通过“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正街社区进一步推行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绘就了一幅美好生活幸福画卷。

    ■ “我说你听”变“大家来议”

    搭建群众商事议事平台

    克拉公馆小区因历史遗留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物业公司,存在“无人管”的问题。在街道、下沉单位帮助下,开启了居民点单、社区派单、下沉党员接单,“红色物业”兜底的服务模式,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无人管”变“众人管”。

    而香格华府小区经过两次居民议事会,在下沉包保单位和街道的协调下,解决了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存在消防隐患的问题,还配置了256个灭火器材。

    没有讲话稿、没有客套话,基层干部、党员代表、社区群众坐在一起唠家常、谈小区事、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这样形式简单、方便灵活的“居民议事会”在正街社区每个月都有好几场。

    今年以来,正街社区整合辖区共驻共建资源,调动多方力量,搭建党群商事议事平台,从群众想干要干的事入手,瞄准问题短板,变“我说你听”为“大家来议”,问需问计于民。通过老旧小区居民恳谈会、“党群服务驿站”、群众议事会,与群众同坐一条凳、同说一家话,累计收集意见78条,已协商解决问题11个。

    此外,社区成立“民呼我应”工作站,积极完善“微邻里”服务平台功能,建立社情信息管理系统,网格微信群,让信息直通末梢。组建社区民事民议、民事民调“智囊团”“陪审团”,形成联动机制,群众反映问题更加便捷、解决诉求更加高效,实现了小事不出楼组,大事不出小区。

    ■ “银龄”敲门调纠纷

    党群共绘治理“同心圆”

    正街社区是蔡甸老城区传统商业街,推动传统商铺“触网”转型。社区多次组织了多场电子商务培训,再忙店主伍惊都会准时参加,如今,她的网上店铺月营业额已超线下门店,生意红火。

    网店的顺利开办,伍惊最感谢的人是社区金晖互助银铃帮扶队的一群老党员、老邻居。伍惊说,最初开网店没信心,家里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情绪比较低落。周秀玲等金晖互助银铃帮扶队志愿者了解情况后,隔三差五就会来跟我聊天,讲述他们年轻时候的奋斗过往,要勇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学习总结,不要畏惧失败。

    “老同志用自己人生经历,打开了一位年轻人的心结。”伍惊说道。

    正街社区老年人多,约占辖区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金晖互助银铃帮扶队还积极引导发挥老同志情况熟、经验足、威望高、老带新等优势,自开展“银龄敲门”邻里关照,累计化解各类邻里矛盾纠纷142件,培浓了街坊邻里情。

    走进正街社区,一支由30位热心居民组成的“联防联控治安志愿者队伍”特别显眼,他们走进群众开展日常巡逻,排查整治电线老化、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并在群访群治中,从快化解和提早防范宠物扰民、楼道占地、婆媳争吵等小纠纷,力所能及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小”困难和“小”问题。

    今年来,通过建强“社区工作队+党员工作队+志愿者服务队”三支队伍,正街社区将259名下沉党员和962名居民志愿者拧成一股绳,坚持党群共管,动员全民参与社区建设。

    ■ 党员中心户“亮身份”

    邻里服务共享幸福生活

    下沉党员、今年41岁的成燕军住在老公安局宿舍小区。小区102户人家,他几乎家家门清。谁家有难事,找他准上前;小区停车位不足,一家限一辆车,他挨家做工作。

    成燕军是正街社区选定的党员中心户。正街社区按照“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下沉单位包保党组织—楼栋党组织—党员中心户”构建服务架构,选优配齐“两长四员”队伍,选定能力较强的26名下沉党员作为党员中心户与社区楼栋党小组长建成基层联络点,让服务直接面向小区,面向居民。

    居住在蔡甸二小宿舍的单亲女童胡慧杨多次患病、休学,蔡甸二小下沉党员张寒松、校长许会荣就近帮扶;区融媒体中心下沉党员辜宏斌“结穷亲”,帮扶社区瘫痪在床残疾人蒋昌平;其他党员也主动结对帮扶一至两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家庭,定期电话联系或上门探访,力所能及提供物资捐助、帮办代购、日间照料等生活服务。

    党员在身边,服务邻居里。社区书记蔡子琴表示,通过就近安排报到党员在居住小区认领服务岗位、加入服务团队、包保服务楼栋、帮扶困难群众等方式,主动开展日常服务。“党员中心户”亮身份,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