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万元存折历经3任组长变“传家宝”
8只“诚信快递柜”5年不锁,几乎未丢一件包裹;
2栋居民楼从曾经的小偷“菜园门”变为安全居所;
数百平方米院落无专业队伍打理,仍旧绿荫如盖,车辆井然有序……
在江汉区北湖街道德望社区的黄菱苑小区,一个由党员带头成立的自治小组自发组建,带领112户居民,照料这个无物业的家园:代收水电费,聘请安保员,维持小区秩序,调节居民纠纷……
24个寒暑间,自治小组成员历经数次更迭,第三代成员已然在岗。
他们的工作地点没变——楼梯间、长板凳;他们的工作时间没变——24小时;他们依然分文不取。
本月,黄菱苑小区正进行新一轮改造。在改造调查中,居民们纷纷表示,即便未来小区引入物业公司,也希望自治小组能继续留任。
■ 居民推选自治代表
长江日报路59号—73号,黄菱苑小区,闹中取静,8只便民快递柜紧贴主路,银色的柜面一尘不染。
快递柜斜对面的长椅上,81岁的黄金枝靠坐在椅上,看似悠闲,实则“上岗”。
好几次,她就在这里喝住了欲取走快递的陌生人。“我们的快递柜不上锁,除了保安师傅,自治组成员都会顺便看顾。”
这样的“顺便”,黄金枝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
1986年,两栋崭新的7层居民楼,中原电子厂一批职工欣喜入住,共8个单元,112户人家。
数年后,建设大道两侧高楼拔地而起,黄菱苑小区周边治安环境复杂,居民家中常被小偷“光顾”。
1998年,黄菱苑小区转为居民个人产权房,单位不再负责管理。几位退休党员一合计,打算成立一个自治小组,8个门栋,每个门栋派出1名代表。
黄金枝还记得,那天,她召集本单元居民下楼推选代表,大家齐刷刷指向了自己:“你是党员,你来。”
“好。”黄金枝没有丝毫犹豫。初代自治小组中,党员人数占据了一半。
最初,大家议定:每月每户收取10元物业费,用于聘请保安,全天候保证小区安全。
组员需要每月上门收取各自门栋的物业费,同时,代收水电费、垃圾费,交给组长,最后集中缴纳到相关单位。
在专职保安的看管下,小区的治安状况眼见着一天天好起来。
2003年10月,在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下,黄菱苑小区党小组成立。社区特地安排一间会议室,方便自治小组的活动。
黄金枝笑道:“我们还是在楼下长椅上聚得多,一边开会,一边看着小区。”那时,她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党小组第二任组长。
■ 万元存折成“传家宝”
党小组第一任组长——张凤保一管就是14年。
每月工作都很琐碎:收物业费、停车费,加上社区给予的补贴,用于发放3名保安的工资和采购公共区域物资。
初期,人工开支较低,收纳的经费会有一定结余。张凤保和自治组的成员将每月的结余细细存了起来,作为小区物业管理的备用金。
2017年,张凤保病重,黄金枝前往医院探望。
病榻上的张凤保看到她,从身侧抓了一把东西,塞到她身前,嘴里念叨着:“这个事,我还没找到托付的人。”
黄金枝低头,将张凤保的手指掰开,抽出一张一张的小纸片,都是缴纳水电费时留下的单据,几块的、几十块的、几百块的……皱皱巴巴。
黄金枝接下了这一把票据。随后,自治小组的另一位成员给了她一本存折,内有1万元。
2017年至2018年,黄金枝担任自治小组的组长,每月都将账目公开,誊抄在小区门口的黑板上。
那1万元的存款存入银行,她再也不曾动过。
2018年,因家事繁忙,黄金枝希望找到自治小组“接班人”。
谁也没有料到,新的自治组组长是她在楼道“捡到”的。
这天,黄金枝在小区里遛弯,看到了一位居民打扫楼道卫生,一层一层地往下扫,从三楼扫到一楼。
黄金枝站在不远处,观察了许久。这位50多岁的女士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动作麻利,大嗓门,叫一声上下两层楼都能听得见。
她特意上前搭讪,又找周边居民了解情况。“付爱芝虽然是后面搬进小区的,但对公共事务很热心,执行力也强,我们自治小组就需要这样的人。”
付爱芝没有考虑太久,接过了第三任自治小组组长的重担。“这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然而,新组长的工作更为艰难。
老住户去世、搬迁,不少房屋或是空置,或是出租,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有时候,一个楼栋的物业费要收半年。
物业费很难迅速收齐,物业资金日渐捉襟见肘。
掰着每一分钱过日子,自治小组也不曾想过要动用那1万元存款,
上月,付爱芝走进银行,再次办理定期存折转存业务。1万元的存款如今已是“传家宝”一样的存在。“这是第一任自治小组留下的财富。”付爱芝说。
■ 新人接班专人帮
现任自治小组成员的年龄跨度从54岁到81岁,平均年龄为70岁。首批组员中,黄金枝、陈惠兰、颜汉奇等3位党员仍在坚持。今天,更多“新人”陆续加入到小区的管理中。
54岁的马琦也是一位“新人”。婆婆施美玉去世后,4单元的门栋代表位置空缺,马琦自愿顶了上来。
“有了自治小组,我们才能住得这么舒适安全。现在情况难一点,更需要我们群众为小区奉献力量。”
德望社区书记王登平一路看着由党员带头的自治小组成长起来。他很清楚,20多年过去,小区物业管理成本不断上涨。自治小组代收的物业费用已经很难完全满足小区需求。
2021年,社区搭建平台,引入五星级物业公司,签订“大手牵小手”物业帮扶协议,为自治小组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希望可以减轻她们的压力,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物业管理模式。”
这些天,黄菱苑小区正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自治小组协助社区与居民沟通,改造非常顺利。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天降白酒大单?小心背后陷阱!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武汉工人有力量
实时热点 @毕业生,小心这几类求职陷阱!
实时热点 日赚万金“馅饼”背后,必然是个巨大...
实时热点 当心兼职陷阱!青海互助一女子被骗9...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深化国内贸...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