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学员创业成功手工艺品远销海外

发布时间: 2022-09-06 | 来源: 长江日报 | 访问量: 8199

长江日报讯(记者汪丽婷 见习记者栾嘉雯 通讯员陈欣 汪雪雯)“作为一个2010年就在集市的‘老摊主’,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摆摊经验。”近日,崔瑞云又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夜市摆摊心得,从选定主打产品到热门物品都介绍得清清楚楚。这位“海归”设计师,回国后开设了手工艺公益课程,把手工艺设计制作经验带给近3万人。

    2011年,崔瑞云考上了时装界著名学府——法国ESMOD国际服装设计学院,学习配饰设计。留学期间,她曾给当地公益组织免费设计文化衫,对公益组织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的梦想就是开一家艺术工作室,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教更多人学会这门手艺”。回国后,她放弃了拥有稳定年薪的工作,筹办起自己的工作室。

    2016年,她回到江岸后湖街道同安社区转党组织关系时,得知社区有“妇女之家”平台,许多社区妇女在这里做手工,开展活动。崔瑞云决定借助这个平台带动更多女性从事手工艺制作,随艺手工生活馆就这样建了起来。

    “手工艺扶持项目在当时还处于萌芽阶段,课程一开大受居民欢迎。” 崔瑞云回忆,她喊来大学同学帮忙,并将课程内容规划完善,做成一个公益项目,取名“三个皮匠就业创业帮扶平台”,在社区开展手工皮具、烘焙、花艺等免费课程。

    “从测量数据到样品制作,我们会让学员们全程参与,掌握专业技术,知晓市场流行趋势。”授课间隙,崔瑞云还会教授学员原材料采购、市场营销等创业过程中涉及的问题,连如何拍出更好看的展示照片她都悉心指导。此外,她还利用工作室已有的上下游商业资源,帮助学员链接采购和销售平台。

    2017年,在江岸区民政局引导支持下,崔瑞云注册成立了武汉市江岸区艺企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公益项目覆盖到更多社区。

    在随艺手工生活馆,越来越多的学员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崔瑞云介绍,学员们通过武汉天地等商圈的市集活动、工作室以及网络平台出售作品,“有些学员学了3个月就能开店,有的作品还远销海外”。

    不少全职妈妈经过培训后做起了兼职,廖女士就是其中一位。“我做全职妈妈多年,自我认同感很低。来到生活馆后,老师们教会了我制作项链、耳环和皮包。现在我已经开了自己的网店,生意好时一个月能赚四五千元。”在廖女士眼中,生活馆是帮助她提升自我价值的平台。

    近年来,崔瑞云及其团队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在线上线下开设手工艺制作、就业创业和艺术疗愈课程。目前公益项目已在全市36个社区展开,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3万名女性参与培训,其中成功创业就业的就有近百人。“成功创业就业的学员中有一半是宝妈,开店、摆摊的时间较为灵活,能让她们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崔瑞云说,未来她还计划推动青年设计师和非遗传承人之间合作平台的搭建,“通过新潮设计思想与非遗手艺相结合的方式来打造非遗产品,用青春力量唤醒传统文化之美,助力非遗文化走进大众视野,助推非遗创新发展。”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