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风险提示
双11改规则,诚信底色不能改
双11促销在即,据报道,电商平台改了不少销售规则。比如,对于往年那些付尾款、跨店满减、购物金膨胀等烧脑游戏,今年各平台均避而不谈,更多强调“满减、打折”;再如,不少平台或是避开了零点开抢,或是缩短了抢购时长,还有的将最长价保时间从15天延长至27天,并全免消费者在退货中因超重产生的邮费。
热热闹闹的双11,已经成为强劲消费力的代名词。一个购物节之所以能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甚至固定成消费市场的流行习惯和文化风尚,最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都期望能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福利,相应的,对商家种种先升后降、以次充好、烧脑算计等把戏嗤之以鼻。
告别熬夜苦守,升级保险权益,降低享利门槛;归纳各大平台今年双11中对规则的完善,均呈现出以提升消费体验争抢用户流量的心照不宣。相信在商家经营理念的改进和良性竞争的作用下,“套路渐欲迷人眼”、“规则难倒尾款人”等乱象今年能有所收敛。这是平台与商家对消费者热情的共同呵护,也是对双11热乎气儿的保温,既有利于消费者爽快抢购,更有助于双11持续闪耀。
不过,面对双11规则的修改,也有网友表示,“不看广告,看疗效”。社交平台上,一面摩拳擦掌盼低价扫货,一面犹豫不决怕掉入陷阱者不在少数。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忧,无疑与此前双11之后往往会迎来消费投诉高峰期有关。购物新潮下,除了传统套路以外,短视频平台上还滋生了带货翻车、虚假宣传、变相提价等新问题。从双11乐章中剔除这些不和谐音符,让消费者买得踏实、安心、愉悦,就需要监管部门严格把关,更需要平台和商家坚守诚信底线。不管规则怎么变,只要玩法简单一点、优惠直接一点、服务用心一点,消费者就一定能够感受到屏幕背后平台和商家的那份善意和真诚。
真诚换真心。只有商家真诚对待顾客,为顾客着想,才能避免对消费者信任的消磨,双11购物节才能真正成为商家和顾客双方的狂欢节。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毕业生,小心这几类求职陷阱!
实时热点 日赚万金“馅饼”背后,必然是个巨大...
实时热点 武汉工人有力量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深化国内贸...
实时热点 警惕!恶意文件窃取公民信息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夯实国内贸...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