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武汉新闻

趁枯水期打捞起沉船 消除环境和通航隐患

发布时间: 2022-10-27 | 来源: 长江日报 | 访问量: 8869

长江日报讯(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陈宇 李巍)10月25日,由长江航道局负责实施的历史碍航沉船“二航9566”打捞作业在中游牧鹅洲水道顺利完成。随着残骸起吊出水,该沉船对当地生态环境和通航安全的不利影响彻底消除。这也是该局在长江干线航道实施的首次应急抢险打捞。

    2018年7月1日,“二航9566”在牧鹅洲#2至#3白浮连线航道外水域沉没,船体断裂。该沉船长91.5米,宽15.15米、型深6.45米、总吨位2700余吨,由于该水域为汛期可通航水域,沉船内的残存燃油和运输物品不仅对长江水体存在污染隐患,还容易造成过往船舶被该沉船剐蹭的险情。

    为彻底消除“二航9566”碍航沉船安全隐患,长江航道部门和海事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决定实施应急抢险打捞。

    负责抢险打捞的长江武汉水上应急救助基地隶属于长江航道局,去年11月成立,主要承担长江干线服务区段航道内碍航沉船、沉物应急抢险打捞,长江干线服务区段内难船、沉船、沉物和受困人员、船舶遇险人员的救助,以及长江干线服务区段内遇险船舶和水上设施应急救助等工作。

    今年起,受“汛期反枯”特殊水文年影响,长江中下游提前进入枯水期,“二航9566”碍航风险进一步凸显。今年8月,救援基地与沉船所有人签订同意打捞协议,组织编制该船应急抢险打捞清除及通航保障方案,通过专家审查并获得作业许可证。

    经扫测定位、水下探摸、方案审查,9月8日,长江航道局调遣1000吨起重船“长天龙”“救捞测301”“航勘201”“长救绞3”等船艇设备和专业潜水员进驻现场,正式启动沉船应急抢险打捞施工。作业分为清淤、抽油、打捞、转运四个阶段,施工单位每天作业时间均超过9小时。

    作业中,打捞人员对沉船进行“手术式”分解——9月12日,舱内抽沙,减轻沉船负载;10月16日,水下分段切割船体,方便起吊作业;10月18日,下水穿引钢缆,为打捞“穿针引线”;10月25日,沉船顺利起吊、脱离现场。

    长江武汉水上应急救助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打捞为进一步保护水生态环境、改善航道通航条件积累下宝贵经验。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