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监测 >营商环境建设
“武汉企业蓝皮书”显示武汉民企韧性强潜力足
11月10日,由武汉企业联合会、武汉企业家协会、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北京德成经济研究院联合完成的《武汉企业发展报告(2021)》(即“企业蓝皮书”)正式发布。
据悉,该书是“武汉企业蓝皮书”系列的第6本,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报告分为总论篇、研究报告篇、调研报告篇、案例分析篇与理论文章篇,约36万字。
蓝皮书结合宏观形势与微观数据,多视角分类研究武汉企业,主题鲜明、涵盖面广,数据翔实,研究分析深入。针对近两年的特殊情况,围绕企业面对疫情冲击着力复工复产、政府出台的多项惠企政策展开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意见,为企业适应当前大环境的改变而实施战略性调整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 武汉民企存续时间变长
蓝皮书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民营企业存续时间变长,生命力变强。从“吸金力”来看,十年来,综合百强中民营企业营收总额从2012年的1795.9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9343.34亿元,增长了5.20倍;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1166.5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514.49亿元,增长了6.44倍。这表明,民营企业量质提升,民营经济在综合百强的“大盘子”中份额逐步扩大。
从数量上看,民营企业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报告显示,综合百强中的民营企业数量由36家增至44家(最高达到45家);15家新入围企业中,有9家为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武汉GDP的比重从2011年的38.8%增长到2019年的42.9%,一系列数字引发业内人士关注。“40%是一个门槛,是表示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活力的关键性指标。武汉民营经济增加值GDP占比超过40%,说明武汉这个城市开始具有活力;而达到42.9%,更表明武汉不仅是具有活力的城市,而且是活力在不断加强的城市。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武汉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民营市场主体不断增多,GDP占比不断增加,武汉将是一个更具有活力的城市。”
武汉民营企业存续时间变长,一方面源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一方面是因为武汉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以及疫情期间,武汉市委、市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优惠扶持等等。民企存续时间变长,表明武汉民企和国企在同频共振地发展,共同在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作用。
■ 为武汉企业发展把脉问诊
蓝皮书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武汉市企业逐步做大做强,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但“十三五”期间,民营企业发展存在规模相对较小、上市企业规模竞争力长期不足、新创企业发展不足等问题。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蓝皮书认为,“十三五”期间,武汉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一是规模小。2020年,武汉民营经济总量规模较小,占当年GDP的比重为40.3%。二是创新投入不足。武汉高科技民营企业在全国比重较小。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占比过小。四是商业模式创新不足。五是融资难。六是营商软环境还有进一步完善空间。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 给武汉企业开出发展良方
把企业事当自己事,为企业发展“铺路搭桥”;急企业之所急,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武汉企业联合会、武汉企业家协会、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北京德成经济研究院在深入企业现场调研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企业所盼、所思和实际需求,发布了企业蓝皮书。蓝皮书通过分析解读,帮助企业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努力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保驾护航,为武汉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蓝皮书认为,发展民营经济,首先要站在民营中小企业的视角,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为稳经济大盘、保民生、促就业提出的各项举措,让企业百分之百知晓。二是给予民企参与新投资的机会。把民营企业纳入国家战略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对民间资本采取一视同仁的立场。
蓝皮书建议,借助金融创新发展新民营经济。一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二是进一步发展政府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三是加大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力度。四是突破体制障碍和区划限制。
蓝皮书还建议,下一步,要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一是对国企、民企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二是进一步降低成本。三是多管齐下,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四是坚持平等保护,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关于推广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
实时热点 山寨App的圈钱圈人套路,你避开了...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实行地方融...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加强地方融...
实时热点 “这是有温度的就医快速通道”
实时热点 天降白酒大单?小心背后陷阱!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