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信息
  • 站内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湖北新闻

湖北洪山实验室重大科研进展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发布时间: 2023-01-13 | 来源: 长江日报 | 访问量: 8081

长江日报讯(记者谭芳 通讯员丘剑山 蒋朝常)1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湖北洪山实验室严建兵教授与中国农业大学杨小红、李建生教授联合团队研究的玉米与水稻的同源基因趋同进化的遗传规律有关成果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该成果是本次农业科学领域唯一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成果,目前正在海南进行较大面积中试示范。

玉米、水稻和小麦是迄今驯化最为成功的三大农作物,为全人类提供了50%以上的能量摄入。但由于它们的驯化地区、祖先各不相同,形态习性各异,其驯化过程是否遵循共同的遗传规律在科学界长期存在争论。

湖北洪山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严建兵教授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历经18年持续攻关,研究发现了玉米和水稻趋同选择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从野生玉米资源里新发现了一个基因,能够增加玉米穗行数从而增加单穗籽粒数目和产量,命名为KRN2。同时,在水稻基因组中也鉴定出同源基因OsKRN2。多年多点的田间小区试验表明,玉米KRN2和水稻OsKRN2基因功能敲除可分别提高10%的玉米产量和8%的水稻产量,且对其他农艺性状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关成果论文于2022年3月25日在《科学》杂志在线发表后,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该成果也是湖北洪山实验室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不仅揭示了玉米与水稻的同源基因趋同进化从而增加玉米与水稻产量的机制,为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而且为农艺性状关键控制基因的解析与育种应用,以及其他优异野生植物快速再驯化或从头驯化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1月12日,湖北洪山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该成果的最新进展,目前,编辑的玉米材料正在海南进行较大面积中试示范,田间初步结果表明,编辑材料和对照材料相比行数能稳定增产2行,且其他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变化,春节后将进行产量测试。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

©版权所有:信用武汉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网页纠错

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武汉征信有限公司

网站访问量:  鄂ICP备19014536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3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