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风险提示
入职切莫轻信“高薪保底”
随着近期服务业的稳步恢复,货运公司愈发忙碌。有人趁机钻空子,假借网络平台、物流公司的名头,打起了“诱人”的招聘广告。这些招聘以高薪为幌子,忽悠求职者贷款买车,并承诺随时退车退款。广告宣称的生意看似“稳赚不赔”,实际上却暗藏风险。
根据金融监管部门通报,不少人听信广告、贷款买车,入职后却发现货源不稳定、月收入较低,想退车退款更是难上加难。司机背负了高额贷款,但月收入却不足以偿还月供,不仅日常生活受困,征信记录还可能因无法按时还贷而受损,可谓雪上加霜。
通过劳动获取合理报酬本身无可厚非,但天上不会掉馅饼。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求职者切莫轻信“高薪保底”的说辞。首先,贷款购车入职前,借款人要多问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贷款买车?通常情况下,是否购买某件商品作为劳动工具、贷款买还是全款买,这些事项应该由劳动者自主决定,不能与网络平台、货运公司强制捆绑;二是货源是否稳定?如果求职者无法全面确认公司的经营现状,可通过签订合同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以防投诉无门。
其次,借款要通过正规金融渠道。“捆绑贷款”可能暗藏“非正规机构放贷”风险,也就是说,除了利息,借款人往往还需支付名目繁杂的手续费、保证金等。一旦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借款人还可能遭遇非法暴力催收。如果确有资金需求,借款人一定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借款人要仔细、完整阅读合同条款,特别要看清楚几个重要信息,如贷款条件、还款要求、缴费名目等,如果合同上留有空白,切忌在他人的催促下贸然签字,更不可授权他人签字。
相关部门要综合施策,既做好风险提示,又拿出有力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金融管理部门的角度看,要持续严厉打击“李鬼”式的伪金融机构,严查金融机构的不合规经营行为,让借款人安心用贷、踏实经营、全力发展。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毕业生,小心这几类求职陷阱!
实时热点 日赚万金“馅饼”背后,必然是个巨大...
实时热点 武汉工人有力量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深化国内贸...
实时热点 警惕!恶意文件窃取公民信息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夯实国内贸...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