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用动态 >风险提示
百元左右随意买卖 当心落入AI换脸骗局
视频里那张脸正对着镜头,几乎不动,脸上的表情和平常没什么不一样。
7秒视频通话后,济南人方杨宥就给对方指定账户转了30万。等到报了警,他才知道,原来视频里那张熟悉的脸是“假”的,屏幕另一端根本不是自己的亲戚,而是诈骗人员利用AI技术合成的影像视频。
这桩发生在今年5月的AI诈骗事件,并非孤例。山东商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中队长张振华介绍,随着深度合成技术的开放开源,深度合成产品和服务逐渐增多,利用“AI换脸”“AI换声”等虚假音视频进行诈骗、诽谤的违法行为日益增多。此前,已有哈尔滨、福州等多地警方通报过有关AI换脸的诈骗事件。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治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王洁长期从事反电诈研究,他认为,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脸和声音已经成为一种亟须保护的信息。然而当下随着AI技术发展,利用AI换脸技术进行诈骗、造谣、侵犯肖像权或知识产权的行为屡屡发生,这意味着技术正被滥用,人脸这一重要信息极易“丢失”。
AI实时换脸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在迅速“平民化”。调查发现,AI实时换脸技术在多个平台以百元左右的价格售卖,其中一位商家表示,368元便能购买其自己研发的实时换脸程序,50年内可以无限次使用。可观的利益驱动着AI灰色市场的发展,有商家自称月收入高达20万元,他宣称自己什么视频都能做,任意将一张脸换至色情视频里,也仅需150元一分钟。
“我们的未来一定是会和AI共存共生长的”,王洁说,这意味着人类也将和AI相关的侵权事件共生共存。如何让技术应用向善发展,成为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AI骗局
5月29日,济南人方杨宥在家刷短视频时,突然收到一条陌生人发来的消息。对方自称是方杨宥的亲戚,他发来一串新的QQ号,希望方杨宥添加。刚一加上好友,对方就给方杨宥拨来视频电话,7秒的视频连线有些卡顿,但那张熟悉的脸和那个熟悉的声音,让方杨宥相信确实这就是自己的“大哥”。
没说几句话,对方就以网络质量不好为由,将视频挂断。在随后的文字聊天中,“大哥”称自己急需转一笔钱,但没法直接打款,想要先转账给方杨宥,然后拜托他帮忙转到指定的银行卡里去。
“大哥”发来了两张成功转账的截图,可方杨宥一直没收到这笔款。“大哥”将原因“甩锅”给银行,“那应该就是24小时到了,银行的信息不会错。”以着急用钱为由,“大哥”反复催促方杨宥先行垫付。
经不住一再催促,方杨宥向其指定账户转账30万元。没过多久,对方又让方杨宥再转35万元。这时,方杨宥猛然想起曾经看过的反诈宣传,赶紧打电话给自己的亲戚,这才知道,一切都是假的。
当晚,方杨宥便报了案。根据转账卡号的流水,商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中队长张振华和同事们发现该银行卡在广东的一家金店有过消费。次日,商河刑警便奔赴广东东莞,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谢某等三人。之后,又有三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
文章搜索
实时热点 一张上门需求“热力图”服务119万...
实时热点 崇仁路小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实时热点 @毕业生,小心这几类求职陷阱!
实时热点 日赚万金“馅饼”背后,必然是个巨大...
实时热点 武汉工人有力量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深化国内贸...
实时热点 警惕!恶意文件窃取公民信息
实时热点 【信用知识百问百答】如何夯实国内贸...
实时热点 马旭获评道德模范,坚守初心使命,无...
实时热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优化信贷营商...